“74岁的老教授,上周因为看错了课表没有来给学生上课,这周写了检讨书在学生们面前做检讨,要把检讨书张贴出来,还提出因为自己无故旷工要求停掉自己本学期的退休补贴。真的深深被王万森老师感动!致敬!”3月3日那天,山师研究生胡燕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其实,胡燕并不在现场,这是好朋友韩晓云上课时亲历的课堂。(3月6日中国青年网)
不管是什么原因,老教授没来给学生们上课,这肯定是错的。但旷了工的老教授不但取得了学生们的原谅,还得到了学生、教职工乃至校领导的由衷敬意,个中原因,颇值得我们玩味。
老教授之所以令人尊敬,最大的原因在于勇于“解剖”自己。“我可以狡辩,缺课不是有意的,是看错了课程表……实则不然,为什么我五十年从教没有出现过这种低级错误,恰恰在刚刚退休就出现了呢?正是因为退休让自己松懈了……”这样的反思,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鲁迅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但人们往往解剖别人容易,解剖自己却难。老教授面对一次普通的“小事”而对自己“小题大做”、“上纲上线”,查找出问题的思想根源,并诚恳道歉,才得到了同学们的原谅,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可以设想,如果老教授倚老卖老,没去上课还找理由搪塞,相信同学们的态度会是另一种样子。
面对错误,有的人会推卸责任,有的人会死不承认,有的人会以一个错误去掩盖另一个错误,但最正确的办法,是老老实实承认,并主动承担起该承担的责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避免犯错误,但面对错误时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才能够将影响降到最低,才能够取得别人的谅解。可以说,“教授检讨”是应对错误的最佳范本,不但用真诚化解了危机,还为自己赢得了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