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世玲 记者 李皖婷
新学期开学有一段时间了,可是17岁的高中小伙灿灿却始终找不到学习的感觉。不仅如此,他还整日卧床、发呆、自责,说自己对不起家里人。让人更想不到的是,灿灿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可就是这份“优秀”,却让他陷入抑郁的泥沼苦苦挣扎。
A
故事:优等生总觉得“对不起家人”
灿灿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在父母的眼中,他从小就是一个孝顺、懂事、要强的孩子。从小到大,灿灿在学习上从来没有要大人操过心,自尊心强、学习自觉、成绩优异,每次考试成绩在班级里的排名都是前三名。
如今每到夜深,母亲总忍不住偷偷流泪。原本阳光的儿子,从春节假期开始,就整日卧床、发呆、自责、说他对不起家里人,还说同学们现在都看不起他,在宿舍里也能听到同学们在学校议论他,老是在家嘀咕活着没有意义,情绪低落,有时小声自语,整夜不睡、不吃、不喝,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反应也迟钝了,问他到底为什么也不说。
“这还有不到半年就要高考了,我该咋办?”母亲带着灿灿找到心理医生,希望医生能开导一下儿子,“说真的,他高考会考得咋样我们都不在乎,关键孩子不能就这样毁了啊!”
B
分析:没达到自身期望值,最终患上抑郁症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灿灿变成现在这样?原来,自从灿灿上高中以后,母亲就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父亲则在学校周边打工。去年年底,灿灿曾向父母承诺为了高考前冲刺,期末要拿个好的成绩,可期末考试的成绩不是很理想,被同学赶超了几个名次。
父母知道灿灿已经努力了,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安慰他,可灿灿却因此一蹶不振——考试的结果没有能够达到自己的预期值,心理上出现了很大的落差,产生了一些情绪反应,春节期间就逐渐出现母亲之前诉说的症状,觉得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家人。
经过心理医生的初步诊断,灿灿患上了抑郁症,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和认知功能损害,并同时出现了躯体症状,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以及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身体某部位的疼痛、多种欲望减退等。
C
建议:学习的弦别绷太紧,心态健康最重要
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医师孟素香表示,如今像灿灿这样的孩子很多,很聪明,个性要强,心理承受能力差,为了学习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他们的生活中,只剩下学习,每天把弦绷得太紧,不给自己半点放松和喘息的机会。加上平时也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一旦在学习上有了挫败感就很难走出,常常会出现一些情绪反应,如:失眠、焦虑、抑郁等。
“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首先我们要作为一个‘健康’的人。‘健康’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即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就是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乐观的思维方式,良好的弹性心理,豁达、开朗的个性,广泛的兴趣爱好。如果单纯为了读书而读书,即便取得高分和高学历,最终却无法为自己和社会所用,高分低能,那么所谓的分数、学历也将失去意义。”
孟素香建议,如果发现孩子出现类似的症状,应及时就诊,一旦确诊,就要正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早期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对孩子纠正错误的认知和心态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