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反映称,在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打印文件,每张纸收取10元,是其所在学校的100倍。记者实地探访发现,首都机场两处打印点,收费均为A4纸10元/张。打印点工作人员称,价位由机场统一规定。(1月26日《京华时报》)
单纯看打印费一张10元,的确贵得有点离谱,尤其与机场之外乃至高校校园相比,相差几十倍到百倍。事实上,不仅是打印费,机场的商品与服务与外面相比都要贵得多,对此很多人都归咎于机场的垄断。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机场有一定的特殊性,相对外面的市场,消费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无形中拥有了商品与服务的定价权,这点需要承认。
不过,机场的特殊性对消费双方都是利弊各半的。比如,打印对于过往乘客来说是边缘需求,带有一定的偶然性,需要打印服务的人少、量更少,这也意味着摊薄成本的能力更弱,这与一些高山景区的物价高是一个道理。试想,提供打印者一天打印不了几张纸,干赔本的买卖不是商业应有的伦理。
“10元打印费”,有内在的规律在支配,且其定价属于市场定价范畴,只要是明码实价,让消费者有足够的知情权,便不属于价格欺诈。当然,价格总有天花板的,“10元打印费”难逃下狠手的嫌疑。
正因为机场的特殊性,其提供的消费与服务,不能按照一般的市场来设计服务,如何摊薄供给的成本,提升服务供给的效率,为乘客提供普适多元化的服务,体现价格适中条件下的双赢,恰恰是机场运营应该考虑的。比如,打印应当是机场提供的附属服务,即综合服务的小选项,而事实上却是市场的层层转包,从机场运营方与商务中心再到打印门店,成本无限递增,资源利用率却相应递减,导致价格出现畸形。
所以,之于“10元打印费”的现象,要干预的并不是价格,而是要改变机场商业运营的理念与模式,改变封闭固化自大的商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