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医疗纠纷 必须回归法律渠道
治理干部档案造假 需打“持久战”
非常道
微声音
下一篇4 2016年1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解决医疗纠纷 必须回归法律渠道

□ 龙敏飞
“帮忙” 王恒/漫画
 

1月11日,一名高知孕妇在北医三院经抢救无效死亡。此事因为先后三份官方声明的出现在网上持续发酵。先是死者单位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发函,请求医院给出一份真实完整的调查结论;紧接着,北医三院回应事件经过,并指出死者家属打砸物品,追打医务人员,严重扰乱医疗秩序;随后,中国医师协会发布声明力挺院方,质疑中科院理化所发声明的程序合理性,并表示相信法律会给纠纷双方一个交代。(今日本报11版)

客观来说,孕妇死亡是个人与医院之间的事情,死者单位用公函的形式来要求医院出具调查报告,本身就是“越轨之举”。毕竟,死者单位与医院之间,并无直接的关联,其之所以发函,更大程度上是想表达一种态度,即死者是有关系有背景的人,不是普通百姓,医院出具调查报告给我认真点。维权是维权,但维权的方式,似乎有些不妥,甚至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发公函维权,也是一种“医闹”。

在公众看来,医生、科学家都是高知群体。这样的群体之间的博弈,应该是摆事实、说道理的。遗憾的是,这两个高知群体之间的对决,并没有像公众期待的那般,给公众上一堂普法课,而是上演了一堂反面课,即信背景与关系更甚于相信法律。于是,才有了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公函要挟,也才有了医院与中国医师协会的发文回应。本来,要搞清楚此事的真相并不难,也不用这么复杂,可双方却将博弈弄得复杂了。

一个众所周知的常识是:解决医疗纠纷,从不以公函论高下,也就是说,事情的真相、维权的正义,并不是说你声音大、声势大就能占据有利的一方。而当前,无论是科学家一方,还是医院一方,都准备起了高音喇叭,似乎要“喊倒对方”。但很显然,这并没有什么用,毕竟,“有理不在声高”,事情的真相与正义就摆在那,无论你喊得多大声,都不会改变什么,当下最需要的,只是相关部门穷尽努力去调查罢了。

简而言之,解决医疗纠纷,必须回归法治渠道。希望相关方面的介入,能及时还原真相,给予事件应有的正义。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