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捆绑“回家”是对亲情的提醒
防范骗捐得逞还需法律“落地”
微声音
闯红灯被撞死 到底赔不赔?
别拿性教育 当男童摆拍裸照借口
非常道
下一篇4 2015年10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遗产捆绑“回家”是对亲情的提醒

□苑广阔
分“蛋糕” 王恒/漫画
 

重阳节前,为进一步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19日通报近日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发挥审判职能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实施意见(试行)》情况。法院专门制定关于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规范性文件,这在江苏省法院系统尚属首次。(10月20日新华网)

省市级法院专门制定出台关于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规范性文件,绝对是件值得肯定的事情,对今后法院系统在审理涉及老年人权益保障方面的案件时,将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进而更好地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不过对于《意见》中一些具体的条款,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与质疑。其中引起质疑最大的,就是把“常回家看看”和遗产继承与分配挂钩。

按照《意见》的规定,老年人的部分继承人如果没有尽到精神赡养的义务,那么在涉及到遗产继承和分配的相关诉讼案件的时候,可以视情况少分或者是不分遗产。很多人认为这是用遗产“绑架”亲情,是对法律的过度迷信,而且可能还会对老人带来情感上的二次伤害。

其实,“常回家看看”入法的时候,也曾经引发过社会各界广泛的质疑与争议,但实践证明,“常回家看看”入法一方面确实成为少数老年人维护自身权益,要求子女进行精神赡养的武器,对那些不愿意承担精神赡养责任的子女起到了引导、教育和震慑的作用;另一方面,“常回家看看”入法更大的价值与作用在于对公众进行“精神赡养”概念的普及,在于对公众进行精神赡养义务的提醒。可以说,这项法律实施几年来,基本实现了它的目的,达到了立法者的预期。

从这个角度来说,江苏省法院出台规范性文件,把遗产与回家进行捆绑,主要目的显然也不是用遗产“绑架”亲情,而是和“常回家看看”入法一样,在于引导、督促和提醒天下儿女,要承担起对父母精神赡养的责任来。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