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是我们的母语,可如今高校志愿填报,中文专业已成为“熟悉的陌生人”,如何更好地发展中文?9月26日,全国重点大学中文发展论坛第十七次会议(我国中文学科最高层次的综合性论坛,每年举办一次)在安徽大学召开。来自“985”、“211”主要高校及台湾、澳门地区等32所高校的校长、文学院院长、中文系主任等近50位专家,畅谈“弘扬传统文化”与“发展中文学科”……会上,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采访了多位中文领域知名专家、学者。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只会说汉语不行 文史哲不通则“痛”
“如今,世界开始掀起‘中国热’和‘汉语热’,例如我所知道的一个埃及大学,就有1800名学生选择中文专业。还有沙特,很多大学都希望开设中文系……但是目前存在着不少问题,好的中文教师缺乏。”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告诉记者,很多孔子学院老师,只会说汉语,而对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是“一问三不知”。
“只会说汉语,不代表具有中文的知识水平,中国的文史哲都要精通,在我们大学中文专业教学中,也应该将它们打通,不通则‘痛’”。崔希亮建议。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跃红:跨学科才能使中文学科不落窠臼
针对本次会议的主题“传统文化与中文学科”,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跃红教授认为, 核心问题是“什么是传统”以及“怎么对待传统”。
“既不能照搬传统,也不能用现有的范式来分析传统,而是要‘给传统装上翅膀’。”陈跃红告诉记者。
“中国的语言与文学,不仅仅是解决传统以及素质教育的问题,更是一种生产力”。据陈跃红介绍,中文人才培养是一个核心命题,对于经典的态度,对于文化传统在育人过程中的重大作用的重视,事关育人的核心价值塑造,应引起重视。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刘石:研究生仅用三年就可以拿学位不可取
“本次会议,我想谈的就是,关于研究生学制年限的问题发表建议”。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刘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不赞成“研究生年限上限”的规定。
“你说一个研究生仅用2到3年,就可以拿到一个学位,他学习的质量何在?如果就业环境再不好,再用三年,来轻而易举地拿到博士学位,学习年限太短”。据刘石介绍,
“如果给硕士生学习年限设定为6年,还有那么多人去报考吗?很多人肯定会望而却步,而仍坚定报考的,势必会学习得更为透彻,这样才能留下学术的坚定人。”刘教授说道。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主任王毅:高考作文要求 “诗歌除外”阻碍诗歌发展
大会上,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主任王毅对现代诗歌的传统与创新,发表了看法。“实际上现代诗歌在文学和文学教育上的地位,是比较低下的,就比如高考作文要求‘不限体裁,诗歌除外’。”
“在大学教育中,对于现代诗歌的理解仅仅出现于文学史的层面上,具有一定的概论化。”对此,王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现在教材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在教学中强化对诗歌文本的分析。在文学史的编写中,除了按照时间之外,还可以探索其他编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