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证制度化 倒逼公共服务均等化
“流量不清零” 不要耍花招
非常道
微声音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9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流量不清零” 不要耍花招

□前溪
 

23日,记者从运营商内部和消息人士处获悉,自10月1日起,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将正式开放套餐内单月流量不清零业务。据透露,“流量不清零”的大致执行方式是,10月份起,三大运营商向所有用户自动推出“流量滚存”服务模式,当月计费的手机套餐中流量若有剩余,可以转移到下月优先使用。值得注意的是,该政策规定,上个月的剩余流量只能顺延一个月,并不是无限期不清零。(今日本报17版)

“流量不清零”期盼已久,似乎要成为现实了,可却不是非无限期不清零,而是只能顺延一个月,这与“流量清零”还真是差别不大。“流量不清零”如此耍花招,有点低估公众的智商,然而,这只是垄断者的惯有“特点”,演绎的是一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大戏。

今年5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鼓励电信企业尽快发布提速降费方案计划,实施宽带免费提速,推出流量不清零、流量转赠等服务。意见传达之后,其实运营商的反应并不算慢,只是诚意欠足。今年5月以来,在部分业务上,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先后推出了流量不清零(部分业务)、流量可转赠服务。但据一项调查显示,6.5万名受访网友中,78.7%的人认为“三家运营商都没诚意”。特别是,“夜间流量”等降费措施成为网友最大“槽点”。

流量不清零的诉求,曾经被运营商看作是消费者的无理取闹。流量不清零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流量对于运营商有重大利益。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3家基础电信企业收入增速继续回落。与此同时,流量已经成为重要的增长极。在此情况下,运营商当然不愿动这块最大的“奶酪”。

“流量不清零”已经势在必行。而运营商要做的不是在“流量不清零”上耍花招,而是将其转化为创新商业模式的好机会,三大运营商完全可以以此为契机,将通信业务向互联网方向转化,实现通信行业的“互联网+”。

“流量不清零”不要耍花招,也不要低估公众的智商,老老实实推行“流量不清零”,实质华丽转身,这才是正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