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证制度化 倒逼公共服务均等化
“流量不清零” 不要耍花招
非常道
微声音
下一篇4 2015年9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居住证制度化 倒逼公共服务均等化

□张西流
落地不应难 王恒/漫画
 

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正在不断推进。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份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综合各地方案来看,建立居住证制度成为各地“标配”,部分城市降低了落户门槛,特大城市则普遍提出“建立积分落户制度”。(9月23日中国新闻网)

24个省份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建立居住证制度成为各地“标配”,表明户籍制度改革,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实施居住证制度,既可掌握城市流动人口的分布情况,又便于城市对居民进行有效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对于城市及外来人口来说,都是一件好事。然而,在暂住证变身居住证之初,对于外来人口来说,暂住证还是一张可有可无的白纸,尽管城市欲在上面写下美好的愿景和庄重的承诺,但是,外来人口非但未能真正享受到暂住证带来的城市福利和市民待遇,反而自己头上又多了一道“紧箍咒”。这也是过去外来人口对办理暂住证态度消极的症结所在。

可以预料,随着新型户籍制度的顺利推进,替代暂住证的居住证,将成为居民一张新的“身份证”,成为城市为外来人口提供积分入户、就业创业、劳动保障、住房安置、医疗卫生、子女就学、证照办理等多重服务的“权益证”,甚至成为新型户籍制度的“通行证”。如果政府能够不折不扣地履行诺言,想必居住在城市的非户籍人士,都能够认真配合,积极主动地去办理居住证,过去由城市管理者苦劝、甚至强制办理暂住证的尴尬局面,也将就此终结。

因此,居住证制度化,倒逼公共服务均等化。换言之,居住证应成为消除城乡差别、体现社会公平的城市标签,承载更多的城市福利与人文关怀。比如,将居住证办理与入户、就业、就学、住房、养老、医保等重要城市福利和社会保障挂钩,使其成为享受公共服务的必要条件;特别是,要将外来人口与城市居民同等对待,不歧视,多关爱,让他们分享城市公共福利和发展成果,从居住证中真正得到实惠。进而,使公民拥有理想化的迁徒自由,走到哪里,就能在哪儿自由定居,享受当地的公共服务,从制度上给他们以心理认同和归宿。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