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两万余名学生 参加“9.18”演练
举办四校联动 毕业班传承交流会
因材施教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二十九中学教育故事:“低起点、小坡度、勤反馈”分层教学行之有效
合肥市螺岗小学参加科普日活动主场展演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教材循环心系民生
合肥市新庄小学举行现代公民教育子课题总结推进会
专业难分 抓阄决定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9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因材施教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记者 殷江霞
 

8月16日~22日,2015中国世纪“双优杯”少儿小提琴邀请赛在重庆举办,合肥市的程宇豪、程可怡、刘逸之等6位选手分获各个年龄组的金奖。更让人惊叹的是,这6位金奖小琴童竟师出同门——安徽省音乐家协会小提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合肥市少年宫小提琴老师刘琼。

刘琼老师作为合肥市少年宫本部从事少儿小提琴教学的资深特级教师,他的学生每年都有在全国大赛中获奖,多名学生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知名艺术院校。今年6月,他的学生、屯溪路小学六年级学生曹宇博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小提琴专业。

刘老师还多次带学生参加“金色的北京”少年小提琴、中提琴艺术节,2013年获3个金奖、2014年获4个金奖,2015年获两个金奖。他自己也于2014年被邀请担任艺术节的评委。

刘老师自己从9岁开始学习小提琴,那个时候,他凭着自己的悟性,发挥自主性,每天10几个小时练琴。“从1982年开始至今,我就一直从事小提琴教学。”刘老师说,“小提琴教学离不开教育的根本,因材施教。”

因为一直从事教学,与不同的孩子及家长相处,刘老师坦言,他每每接触新学生,只要从几次回课中,就能准确地判断出每个孩子属于什么类型,有什么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为每个孩子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很多孩子学习小提琴,一开始是因为兴趣,但是过一段时间或随着难度的不断增大,兴趣就很难保持了,因此教学方法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不断地观察,准确地把握每个孩子在不同学习阶段的情绪变化,用心对待每一个习琴的个体,根据不同孩子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因材施教的老师。”刘老师对此感触颇深。他的自信来自于他的音乐天赋,来自于他对音乐的理解,来自于他对小提琴知识的把控,来自于他对小提琴教育事业的热爱、执着和敬业。

刘老师为人低调谦和,他的教学方法生动活泼,浅显易懂。“刘老师特别注重基本功和技术训练,在音乐上也对学生注重细节,他要求学生的琴声要像丝绒一样柔软而光滑,音乐要自然、流畅。在他的严格要求和专业指导下,他的学生面对一些难度较大的乐曲都能够做到准确把握,演奏起来均能够较好地体现出作品的内涵,无论技术、声音还是其音乐表现力,都得到较高的水平,获大奖自然在情理之中。”说起刘老师,金奖得主程宇豪的妈妈满怀感激之情。

采访一结束,刘老师又匆匆赶去教学楼,他把自己所学的音乐知识传递给一个个爱好小提琴的孩子,在悠扬动听的琴声中,他又开始了新一天的教学。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