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免年费” 不能只靠银行自觉
借款200万尽孝不如多多陪伴父母
满70岁办寿酒 有矫枉过正之嫌
保障带薪休假权 不能靠鼓励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8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借款200万尽孝不如多多陪伴父母
□刘涵
 

近日,一篇名为《川师大女学生向社会借资200万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帖子在网络上走红。文中,自称川师大毕业的21岁女生樊师贝希望有人能够“支持”她200万元,可以为父母在城里买一套房子+装修+两份社保,目前还没有工作的她承诺将在15年内将贷款还清,并且承诺“我的后半生将为你而活,创造的财富都可以属于你”。(8月4日《天府早报》)

借钱尽孝的想法确实大胆,也确实让我们动容。“创造的财富都属于你”的笔触虽显幼稚,蕴藏的却也是一份真诚。但尽孝应该是尽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尽他人之资”。从这一点讲,借款200万尽孝,不如多多陪伴父母。

古时二十四孝中,大多数都是贫苦人家的故事,也不乏点滴小事。我们看到“怀橘”“卧冰”“哭竹”,但却独不见“买车”“买房”。所谓“孝感动天”,大抵是古人的美好想象,收录的所有故事,其实都是“心意”的重量远大于物质与金钱。

200万元的借款,真的不一定能帮上正忙。且不说是否能有好心人的回复还是未知数,而即使借到钱,其实也相当于一场风险很大的赌博,而赌注便是自己的青春。若是挣钱顺利,几年之内还清倒是对自己的前程影响不大;若是挣钱时处处受阻,最后怕会像《项链》中的玛蒂尔德一样,让自己的半生都背负着沉重的负担。

新闻中提到那位同学还没有工作,即使是导游的兼职也比较清闲。那么,不妨趁此机会,常住在父母身边陪伴,无论是聊天吃饭,还是服侍照顾,还是如温情漫画中所言“牵起他们的手,和他们慢慢地走”,都会让父母感受到比单纯的社保、新房多百倍的爱意,让他们的晚年有了更多幸福。

我们不必嘲笑那位同学的天真,笔者理解其精神,却不赞成其行动。或许她经济的压力和生活艰难让她只能出此下策,但相信天下父母希望孩子们尽的“孝道”,不过是用一颗孝心去温暖自己孤单的灵魂。至于物质上拥有的多少,倒在其次。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