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考、中考如约而至,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事和关键词。虽然热闹是属于他们的,家女甚小,还远未到达谈“高”论“中”的阶段,自然心中少却了那份紧张与揪心。但是,夏季考网的巨大编织,却勾起我这个农村娃对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寄宿时代的清晰记忆。
因为,那是我全身徜徉书香世界的第一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乡下农村,幼儿教育闻所未闻,一大家子人常年忙着一季赶着一季的繁重农活,父母根本无暇顾及我们,孩提时代压根儿没有接触过什么儿童读物,读初中也很少见到课本之外的“杂书闲书”。直到读高中,我的读书生活才丰富起来,求知欲瞬间膨胀起来。那时,我不止一次地闻着书香叹想,原来生活可以如此美好。就读的高中是在周边镇上的一所中学。上了高中以后,由于寄宿学校,家里开始给我一些定额的生活费,标准是每周10元,不高也不低。说不低,那是因为那时的物质生活整体匮乏,班上也有一些家里做生意的同学出手比较阔绰,但是大多数同学的生活都比较拮据。
尤为让我喜上眉梢的是,当时的学校周边除了新华书店之外,还开了好几家民营书店。虽然规模不大,但是由于经营比较灵活、进书渠道较快,常常人头攒动、门庭若市。为了能有更多的钱去买书,难以向父母启齿“开源”,只好在“节流”上下功夫。每次周末回家的时候,我总是用大大小小的罐头瓶多装一些咸菜,以便多省点伙食费。
与此同时,拆东墙补西墙,少吃一点米饭,用饭票去买菜,多留点现金。记忆深刻的是,那个时候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由于米饭吃得少,加上营业不良,热量消耗贼快,晚上自习时肚子常常饿得咕咕叫。当时,我摸索发明了一种经济适用的“填肚宝典”。晚上自习前,将自家带的大米洗好倒进热水瓶盖上塞子,等下自习的时候就能倒出热腾腾而又匀稠稠的稀饭,就着咸菜享用,将肚子敷衍安顿好。更有甚者,到周末或者月底的时候,生活费已经全部挪作购书费而捉襟见肘了,我就只好帮学校开水房的老太太看护,替换她回去做点夜宵小生意,而对我的犒劳就是一碗免费的青菜面条。
从那时开始,读的书有点“杂”了,不过大多和学习紧密相关,也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烙印。除了《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古文观止》等经典名著和读本外,读得最多的就是《语文月刊》、《读者》、《散文》、《中国校园文学》、《中学生时事政治报》和《名人传记》等报刊。当时,我和几个热血青年还凑在一起,发起成立了“青草”文学社,不过,由于高考的大军压阵,社刊仅油印了两期之后就无疾而终了。如今已是澎湃新闻时政新闻中心主管的陈良飞,每次回合肥见面后,都会谈起那一段“捉襟见肘”的办刊经历。
再到后来,购书资金就相对宽裕多了,书目的选择也愈加丰富了。只是,在网络快读时代的今天,面对堆积如山的“书墙”,读书常常成为了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奢想了,即便是利用零零碎碎的时间读了,却再也找不到高中时代那种“制度+科技”解决买书难题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