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世界读书日,大家都知道吧?”李克强22日考察厦门大学期间,专程到访群贤楼一层的“厦大时光”书店,与在此购书的同学们互动交流。总理说,世界读书日虽然只有一天,但我们应该天天读书,这种好习惯会让我们终身受益。(4月23日中国政府网)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但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个常识的普及率恐怕还不高。数据显示,从1999年到2012年,我国的国民阅读率从60.4%下降到54.9%,呈倒退态势。
从表面上看,国民阅读率下降幅度不大,但背后的问题并不小。一方面,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步前进,国民读书的条件和环境相较之前都大为改善,很多城市的图书馆甚至都向流浪汉开放,人们既不用凿壁借光,也不用像孔乙己那样窃书而读,国民阅读率理应随着物质水平的上升而提高;另一方面,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国民阅读水平明显处于低位水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而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1本都不到。
追及“国民阅读率”持续下降的原因或许并不难找到。随着休闲方式日益多元化,很多人的内心难以从浮躁中平静下来,于是把兴趣转向那些快餐式的、不需要思考的、纯感官的休闲方式上。拿“读书主力军”学生来说,当学业的重担压得他们透不过气来,他们哪有时间读书?尤其是当功利心理左右人的思维时,书必须能从中直接获得某种可见的收益。而一旦读书不能为收入、就业增加筹码,反而成为“负担”时,“读书无用论”就浮出了水面。
必须指出,读不读书,固然是个人选择,但又不仅是个人的选择,也是关系整个国民素质的大问题。因此,除了提醒国民要强化阅读意识,政府更应担起“挽救读书率”的责任,把国民读书作为一项战略规划项目,切实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引导市民多读书、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