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立青
古城庐州城南有一座“赤阑桥”,如今更名的这座看似平常的小桥,却与白石道人姜夔有着难解的缘。
姜夔,听着这名字应该不算陌生,尽管是历经八百年的岁月粉尘,并不能将这位南宋词人的词文覆封而失去美丽的光泽。
仔细读了他的词作,才深知南宋时期,曾来庐州游历年少的姜白石,曾经对赤阑桥魂牵梦绕。弱冠之年的姜白石怡情山水,三次前来庐州,因为宋金战争的缘故,当时地处前哨的合肥城邑显得荒凉、冷僻,了无生气。漂泊的姜白石,有幸邂逅了赤阑桥边精于琵琶的一位歌妓。歌妓是琵琶妙手,挥弹时“能拨春风”,其音如“雁啼秋水”,而这位江西鄱阳才子善书法,工诗词,通音律,尤擅长于自度曲。才子佳人能不一见倾心?于是唤起了两人心中最纯真、最美好的情愫,相识相知相恋,赤阑桥自然就成了年轻的姜白石那一段美好情感的见证。
垂杨划水的赤阑桥畔,是姜白石一生最好怀念的记忆。琵琶歌女还有一个善治古筝的妹妹,两人都体似“怯柳”,髻如“云松”,可谓尤物。姜夔充满崇拜并称姐妹为“大乔”、“小乔”,堪比东吴的天姿国色姊妹花。尽管姜夔飘泊江湖,迷醉词曲,终生未仕,“大乔”仍对其情深意笃。
然而,当时宋金隔淮而治,合肥已属南宋边城,兵荒马乱,姜夔毕竟是江湖游士,于是有聚就有别。
也许是来去不便,一别经年,音讯全无。等到姜白石再一次兴冲冲地赶到合肥时,那一对姊妹花已经杳如黄鹤了。这里有人说,两人后来又会见了,那是在一次合肥城被金兵所破,姜夔当时正在江西家中。他听说此消息,毅然赶来合肥,到赤阑桥畔探望俩姐妹。殊料却遭到姐姐的白眼。琵琶女认为,山河破碎,大敌当前,你姜夔堂堂七尺男儿,自应投军精忠报国,跑来看我们俩歌妓做啥?姜夔听罢,羞愧难当,遂暂别赤阑桥,投奔抗金大军。果然在合肥东面的柘皋大败金兵,等宋军收复合肥,姜夔再回到赤阑桥时,眼前桥毁楼空,“二乔”姐妹亦不知所在。坊间有人说,因不甘屈辱,跳河自杀,姜夔大哭一场。
没有结局的情缘都是最美好的。别后二十余年间,姜夔的思念之情刻骨铭心,诉诸笔端,发而为诗为词。字里行间,一次又一次地咀嚼回忆短暂美好的合肥情缘。他的笔下,还有“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这样怅然若失、缠绵难解的词句。所有这些,构成了白石词中挥之不去的合肥情结。
徜徉在赤阑桥上,身边仿佛响起桥边姊妹的珠玉琵琶语,莺燕古筝声。相恋本是双向的,“大乔”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寄托她对姜夔的深切思念呢?她没有姜夔的华美词章,却有毫不逊色的琵琶与歌喉,心里仍然牢记着姜夔为她,也是为人间所写下的丽词清韵。她会临水倚栏,向过往的船工打听他的音讯,仔细辨识船上每一个书生模样的游客,或者在星月下低吟浅唱,拨弹心意,倾吐衷肠。不见斯人,让游鱼听听,让过雁听听,也可聊以释怀啊!
然而,时过境迁,伊人驾鹤,昔日的赤阑桥早已在风雨中剥蚀坍塌了,让人徒生叹喟。景以文传,惟有姜夔的诗词仍辐射着美文纯情的磁性,那些珠玑文字、爱情佳篇却经过岁月泥沙的磨洗而愈加明亮,吸引着人们前往寻觅与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