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专家丁凤琴:与“虾兵蟹将”一起的30多年
拨打热线四天无答复,直转高院领导
下一篇4 2015年3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不买菜却隔三差五逛水产市场 “驻守”鱼塘一个月才回一次家
水产专家丁凤琴:与“虾兵蟹将”一起的30多年

王厚莲 记者 董艳芬 周诚
 

3月2日,农历正月十二,在安徽的农村地区,浓浓的年味还没有散去,但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丁凤琴又出发去农村了,这一次,她所前往的是马鞍山当涂的一个偏僻的鱼塘。 从舒城河南乡、长丰下塘镇村,到金寨白塔畈乡、东至县大渡口,再到马鞍山当涂……30多年的时间里,丁凤琴在这些地方的20多个稻田边、池塘旁“驻扎”过,替水产养殖户“问诊把脉”,帮助农民致富。

初出茅庐引起轰动

1984年刚走上岗位不久,丁凤琴就被安排到舒城河南乡指导2000亩池塘养鱼技术。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时这2000亩鱼塘分布在30多个生产队,那些在当地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养殖户,凭啥要相信你这样刚出茅庐的小丫头片子呢?”丁凤琴回忆说。

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她签订了产量目标赏罚合同,保证产量提高三成,如果没有完成,损失部分由她和所里承担。

一年后,这2000亩鱼塘产量全面提高了30%,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在多年的一线工作中,丁凤琴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到一个地方,我都要去农贸市场水产区逛逛,不是买菜,而是看哪种水产品畅销,从市场找研究方向。”

无私帮助养虾大户

4月~10月是渔业生产旺季,养殖户遇到的问题比较集中,每年的这个时候丁凤琴也最为忙碌,一个多月才回家一次。

在金寨县金圩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汪雷眼中,丁凤琴不仅是专家,更是恩师。“没有丁老师的无私帮助,我成不了养虾大户,盖不起这两层楼房。”2006年,在外地打工的汪雷回乡创业,打算利用当地的条件搞龙虾养殖,但苦于没有技术,难以起步。丁凤琴接到求助后,立即奔赴山区进行无偿技术指导,在她的潜心扶持下,汪雷的“稻虾共育”项目获得成功。如今,汪雷本人养虾2000多亩,由他牵头成立的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社员达到320多户,稻田、池塘养虾面积达7000多亩,优质虾苗远销江苏、上海等地。

推广循环生态农业

辛勤的汗水换来了累累硕果。作为省现代农业水产(虾蟹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丁凤琴先后荣获“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全国“优秀党员专家”、安徽省直机关“十大女杰”、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2014年,丁凤琴向省政府、省农委提出了关于在全省推广“猪—沼—稻—麦—小龙虾—经济作物—秸秆返田”双重循环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建议。目前,该稻虾生态种植面积在全省迅速扩大,全省龙虾养殖从2006年的不到10万亩,增加到现在的80多万亩。

这么多年跑下来,丁凤琴说:“我的工作辛苦而繁重,但我从不觉得累,因为做自己愿意做的、喜欢做的、值得做的事,我得到了很大的乐趣。”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