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证监会即于新年的第一个交易日——也即1月5日就按法定程序核准了20家企业的首发申请,这也直接引发了新年第二个交易周的新股发行数量高达22家。虽然按照证监会此前的说明,今年1月份核准发行的企业也要计算在2014年度IPO“百家发行计划”的额度之内,但这终究不改变新股发行提速的事实。
这种IPO的提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核准时间的逐步提前。自“百家发行计划”实施以来,到目前已进行八批次的IPO核准事宜。首批的核准时间是去年6月9日(即10日附近),随后每月的核准时间向后推迟,到第三批的核准时间是8月19日(即20日附近)。之后,新股核准时间提前到每月的15日前后。而到第七批的时候,核准时间又提前到了12月10日。这一次也即第八批IPO,核准时间直接提前到了1月5日,为下一批次的IPO核准挤出了时间,不排除1月下旬仍有新的IPO核准消息出台。
二是核准发行新股的数量大幅增加。从之前的七次核准情况来看,核准新股的数量不超过12家,不低于10家。但今年1月5日核准的新股发行数量达到了20家,较之前的每月核准数量几乎翻倍。与之前的七次相比,显然打破了原来的“按月大体均衡发行上市”,新股发行提速明显。
或许这将成为2015年股市的新常态。实际上,对于此次IPO提速,乃至对于2015年的新股发行,证监会已是“有言在先”。在去年12月中旬证监会党委召开的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扩大)会议上,证监会主席肖钢就明确表示,要促进股票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积极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在保持每月新股均衡发行、稳定市场预期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增加新股供给。这实际上已经为IPO提速成为新常态定下了主基调。
而股市告别低迷,则为IPO提速成为新常态创造了条件。2014年证监会之所以推出“百家发行计划”,主要是基于股市低迷的缘故。由于股市持续低迷,股市难以承受大规模IPO带来的冲击,市场明显患上了IPO恐惧症。因此为消除IPO恐惧症,证监会出台了“百家发行计划”,作为一个临时性的措施,既维系新股发行,同时又不会大规模发行。从随后的事实来看,这一措施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而如今,股市已告别了一年前的低迷,股市甚至在去年11月下旬以来走出了疯牛行情,股指也因此成功地站到了3000点之上,沪深两市每天的成交金额也达到了六七千亿元,最高时甚至创下了12665亿元的日成交金额世界股市纪录。这种活跃的交易不仅为IPO提速创造了条件,而且还为IPO提速制造了理由。毕竟疯牛行情是难言稳定健康发展,因此“为促进股票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管理层也有增加新股供给的必要性。以这种方式来增加新股供给,管理层更加理直气壮。
当然,IPO提速之所以会成为2015年股市新常态,归根到底的原因在于A股市场所面临的巨大的IPO压力。不论管理层是开展IPO公司专项检查也好,抑或要求IPO排队公司进行预披露也罢,或者是支持国内公司境外上市也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减缓IPO压力。毕竟在股市大门排队的IPO公司最多时达到了900余家,目前仍然还有650余家公司在排队。要消除这种IPO压力,IPO提速是必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