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婷婷:脚踏实地 带领庐剧求突围
“小倒戏”不再土掉渣
下一篇4 2015年1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段婷婷:脚踏实地 带领庐剧求突围

 

“新古典庐剧《孔雀东南飞——焦仲卿妻》也存在一定的缺憾,作为一个市级的戏曲院团在改制为演艺公司后,随着一批老演员的退休,所暴露出的传承、艺术水准参差不齐等问题,已然体现在这出新戏上。”身为合肥演艺公司副总经理和合肥庐剧院院长的段婷婷直言庐剧的现状令人堪忧。如何带领庐剧突出重围,仅靠一部戏便能打翻身仗,诚然是不现实、不切实际的,“但是这些年我们还是有收获的,只要脚踏实地的努力,就一定会有发展。”

记者 吴笑文

未雨绸缪 培养新人迫在眉睫

作为最年轻的院长,走马上任四年来,对于庐剧这门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思考、担忧,让段婷婷感受到双肩上沉甸甸的压力,这种压力变得极为真实而急迫。在段婷婷看来,庐剧的濒危状况依然十分严重。“庐剧的专业演出队伍已经很小,不要说鼎盛时期的30多个剧团,新世纪之初也还有13个剧团,而目前能保持常年演出的只有不足5个,有大型剧目创作和演出能力的就剩下合肥和六安两家。目前庐剧院只有50多人,演员行当不全,乐队、舞美专业配置不全,编剧、导演、作曲、舞美设计更是空白,没有人才,传承和发展都无从谈起。剧院目前的年轻人很快到结婚生子的时段,如果2015年夏季再错过招生机会,要不了多长时间就难以为继了。”

所以2015年,在她的工作计划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招生,培养新人。段婷婷表示,“一个成熟的戏曲演员必须要有舞台、生活的历练,不可能一招来就能用,跑龙套也需要时间,三四年才能出来一两个演员,要未雨绸缪啊。”

开拓市场 大胆出去走更远

“庐剧不像京剧,是享誉世界的国粹,甚至没能像黄梅戏那般成为安徽曲艺文化的代表,虽然庐剧的历史要比黄梅戏更加久远。”段婷婷说,“目前庐剧的影响力尚未超出安徽省,观众也大多是四五十岁以上的群体。庐剧在不少人印象中土得掉渣,常常给人以悲悲戚戚的感觉,很多人都认为庐剧只能在田间地头表演,难登大雅之堂。”让庐剧这一古老剧种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正是段婷婷和她的团队近年来一直为之不懈探索与奋斗的目标。

合肥市庐剧院目前常年奔波于社区和基层演出。这种演出虽然十分必要,但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主要是演出质量和人员的职业素养越来越低。所以,庐剧需要城市剧场和境外演出的正规剧场大型演出作为引领。

上个月合肥市庐剧院带着两台看家大戏——十年前的《李清照》和去年三月份刚到舞台上的《孔雀东南飞之焦仲卿妻》第一次在浙江演出,反响不错。这次试水,段婷婷说,让她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庐剧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走到乡间地头,另一条腿,要大胆地走出去。”

打补丁逐步完善 就是福音

庐剧逐步式微原因甚多,段婷婷说,庐剧缺了很多块面,这些年他们一直在打补丁,基本上是从头开始。

庐剧院自四牌楼阵地丢失以后,一直没有演出、排练和基训基地,缺少基本的基础设施。所以她希望通过呼吁能恢复“安徽省庐剧院”的招牌,给庐剧院一个“家”。庐剧曾经拥有众多全省顶级戏剧方面人才,庐剧老一代艺术家大多健在,搞好对他们的研究,不仅对剧种至关重要,也丰富了合肥市的艺术内涵。

为了庐剧传承发展的长远考虑,应该学习徽剧的经验,成立“合肥庐剧研究院”。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能让庐剧在原地再走几十年。除了走进高雅的剧场,段婷婷还有一个心愿——拍摄一部庐剧电影,把传统的东西搬到银幕上,“还在磨合,肯定是古装戏,但无论怎么做都不能改变戏曲的初衷。”

说起对未来庐剧发展的工作规划,段婷婷滔滔不绝。“庐剧保护与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方面较多。常言道‘一口饭难以吃成胖子’。我们无法满足所有需求,能够分项目逐步规划和实施,就是庐剧的福音。”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