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新疫情需“新思维”应对
国考降温是好事
说“法律是放屁” 哪里来的底气?
婚姻不幸 很是伤“心”!
下一篇4 2014年12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艾滋病新疫情需“新思维”应对

□苑广阔
 

目前,青年学生已经成为艾滋病毒感染高发人群,疾控专家表示,中国艾滋病传播途径转变为性传播为主,更需要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尤其针对青年学生、男男性接触等重点人群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今日本报06、07版)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近年来国内的艾滋病疫情,既有“老现象”,比如性传播仍旧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也有“新情况”,比如男男性行为群体已经成为传播艾滋病病毒最危险的人群,各地新发现感染病例中,男男性行为人群所占比例不断上升。

面对“老现象”,我们仍旧要坚持以前的一些做法,比如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干预;在全国大中小学校普及性教育;进一步通过法律、制度来保障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权利,消除社会歧视等等。而对于“新情况”,则必须采取“新对策”。就以男男性行为人群为例,其超高的感染率引起了医疗防疫人群的高度担忧,但是我们首先应该明白,为什么同样属于性传播,这个人群的感染率如此之高,只有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才有利于从根本上防止疫情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的进一步传播。

尽管社会更加进步与文明,但同性恋情仍旧为主流社会所不容,而情感与生理上的需要,又是这些同性恋人群所无法抵御的。那么为了能够得到情感与生理上的享受,同时又不暴露自己的现实身份,他们往往不愿意固定“同性伴侣”,而是频繁更换“伴侣”,结果就大大增加了病毒传播的风险。研究证明,这是导致艾滋病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高度流行的主要原因。

因为害怕遭遇歧视,以及经受不住来自现实社会的种种压力,“男同”们往往会结婚生子。如此婚姻不但有名无实,给自己的另一半造成巨大的痛苦,而且会把艾滋病毒传染给女友或妻子,既让她们成为无辜的受害者,也扩大了艾滋病疫情的传播。

鉴于这种“新情况”,我们在期待疾病防疫部门加强对男男性行为人群的干预,比如引导他们使用专用避孕套外,更需政府和社会对他们的性取向给予必要的理解和宽容。当欧美一些国家的明星、政要纷纷宣布“出柜”,一些国家甚至对同性婚姻给予法律认可的同时,国内社会在这方面的观念显然过于保守了。如果他们能够被平等看待,如果没有歧视和压力,他们就不会把频繁更换“同性伴侣”作为掩护,就会大大降低感染的风险。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