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剧就是豫剧。
这是临泉县梆剧团团长黄定山的定义。
原来,它传入到安徽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山西、陕西梆子流传到淮北地区后,唱腔受安徽语音的影响而形成的剧种。
另一说法是由河南梆子的一支“沙河调”传入后,结合皖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在清朝嘉庆年间,在亳县(今亳州市)、临泉等地,举办窝(科)班。“上世纪30年代,阜阳等地即有正规的班社40多个。到上世纪50年代,阜阳、宿县、淮南、蚌埠等地、市先后建立职业剧团30多个,拥有演职员1600余人。唱腔有慢板、流水、二八、飞板、坠子等十多种。声腔和乐器都是以高亢激昂为其特点。”
从黄定山的言谈中,得知梆剧早期男女角色多以真假嗓结合发音,用本嗓唱词,假嗓行腔。表演强调夸张和特技。而且传统剧目约武戏占一半以上。最初形式简单,仅流行于农村,很少在城市演出,当时只能演一些小生、小旦戏,一个班社也就十多个人,流动演出,有“一蟒一靠一根笛,小旦戏箱自己提。背着家伙去赶集,花花大戏装褡里”之说。
到了1911年前后,淮北梆子的戏班已发展到“四生、四旦、四花脸,八个场面两箱官”的规模了,班社的数量也大大地增加了,演出时用农民的太平车搭高台。1960年,由梆剧表演艺术家张福兰主演的《采桑女》、《红衣三少女》进京,在怀仁堂汇报演出,受到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和豫剧相比,梆剧最大的不同就是道白没有河南腔。现在说起安徽梆剧,代表当属淮北梆子。”从事梆剧多年,黄定山的话语很肯定。最大特点在于淮北梆子曲调中吸收了淮北的灶王戏、坠子翁、鼓书说唱、叫卖声以及劳动号子、船工号子等音调,唱腔高亢激越、朴实大方。
在清末民初时,大帮船只备有自己的管弦歌伎,他们往往停泊在大的码头,参与地方的吉庆活动。由于淮北梆子多以大架子戏为主,用人多,故俗称“大戏”。戏班号称“四蟒四靠四花脸,八个场面两箱管,掌班报单后台硬,看守下处都齐全” ,上演的剧目都是大本头戏。安徽和河南的交界处,两省的艺人争相献艺,互相搭班,淮北梆子一时颇兴旺。抗日战争时期,界首县曾有“小上海”之称,河南梆子名演员马金风、阎立品相继至此演出,也对淮北梆子影响很大。
说起梆剧的受欢迎程度,黄定山用了“火爆”两个字形容。现如今,在阜阳各地,无论是城市乡镇,抑或是田间地头,只要有大的活动或喜事,你都可以随处听到老百姓们哼的梆剧。“每年,我们剧团演出要达到两百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