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银监会发布《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银监会“35号文”),明确要求银行应按照单独核算、风险隔离、行为规范、归口管理等要求开展理财业务事业部制改革。
新政策一出,当时就有专家学者预言,将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部分中小银行的理财产品或将退出历史舞台。彼时,投资者还觉得事不关己,但此时,已经有投资者感觉到了明显的变化。
中小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滑明显
家住省城的沈女士,三个月前在一家国有银行购买了10万元的中长期理财产品 ,预期年收益率达到5.6%。“买了以后我就后悔了,后来到一些银行打听,期限差不多的,都比这个收益率高,基本都在6%以上,特别是中小银行。”
近来,沈女士又有了5万元闲钱,准备找一家靠谱的银行,买点收益率高的产品。“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沈女士告诉记者,“现在理财产品买半年,都看不到收益率5.5%以上的产品,中小银行的收益率都很低。”
确实,记者随后探访了省城各家银行发现,如今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都不高,而且多家中小银行曾经琳琅满目的理财产品介绍,如今也只剩寥寥几样。据记者相熟的银行内部人士透露,这一方面是因为现在既非月末也非季末,更重要的,则是银监会“35号文”的影响。
为何部分中小银行产品不见了?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明显下滑外,不少中小银行还减少了理财产品的发行种类。“35号文要求银行理财产品之间相分离,本行理财产品之间不得相互交易,不得相互调节收益。”省城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表示,“我们的理财产品是有亏有赢的,以前可以通过调节,让本来亏的投资者也能享受到预期收益率,但现在就不行了。银行在投资方面会更谨慎,相应的产品会减少,收益率会降低。”
相较于其他投资领域,在多数老百姓心中,银行理财产品尽管收益率不高,但一直被视为“稳赚不赔”的理财法宝。长江证券的周一表示,即使是近似的产品、近似的信息披露状况,居民在券商、基金、私募如果发生了亏损,往往自认倒霉,而在银行就肯定会找银行“理论”了。
“事实上,35号文正在为银行理财产品转化成真正的代客理财工具而铺路。未来银行也不过是个管理者,就跟券商一样,收益风险都是投资者自己承担。以后,投资者选择理财产品时必须注意产品的投资风险。”周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