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住权钱交易的 高校点招“暗门”
“买卖人行道”是城管扩权后遗症
微声音
“收容教育” 不仅是黄海波的私事
下一篇4 2014年6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堵住权钱交易的 高校点招“暗门”

□斯涵涵
 

今年高考前夕,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因涉嫌受贿罪被逮捕。经查,蔡荣生在学校特殊类型招生过程中为考生提供帮助,收受贿赂1000余万元。蔡荣生案背后隐藏的高考招生腐败牵动公众的神经,高考特殊类型招生暗藏哪些腐败环节?如何杜绝类似“点招”、“特招”腐败?(6月9日新华网)

“点招”顾名思义,点对点招生,是高校预留少量机动招生名额,以备所“需”。尽管教育部已经明令禁止“点招”,但一些高校依然借由自主招生的名义大行其道。高校自身的趋利性,特殊招生的暗箱操作,加之监管不力、追责乏力,各种因素纠结在一起,放任了点招成为高校集体和个人的敛财之道。事实上,点招的暗潮涌动为一些招生骗局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为教育特权提供了牟利的空间。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点招的危害毋庸置疑。第一为权力寻租提供平台,滋生教育腐败,众多高校招生处长落马就是明证;第二当平民子弟寒窗苦读,千军万马争抢高考独木桥。而权贵子弟独辟蹊径,置规则于不顾,轻而易举获得名校资格,损害了以公平为准则的高考,破坏了教育公平。

针对自主招生、艺术类招生及补录成为“特招”腐败重灾区的现实特点,要着力加大教育领域的制度规范和检察执法监察力度。2014年各地高考加分政策纷纷瘦身,不久前教育部还发布了《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都是旨在强化对招生特权的约束与惩处,对公众诟病已久的点招等教育腐败亮剑。

点招亟需“点穴”,只有严格遵守高校招生的规则和制度,严厉打击违规现象,发现一起,纠察一起,绝不手软,发挥法律的威慑作用,更重要的是将招生“预留指标”公之于众,将特殊类型招生纳入公共监管之下,权力纳入法律框架之内运行,这样才能堵住权钱交易的“暗门”。特权招生少一点,阳光招生多一点,社会公平才能更进一步。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