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上头 弥漫着粽香
重回满口甜蜜 纯真年代
下一篇4 2014年5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乡村上头 弥漫着粽香

记者 张敏
 

对于留守在大山里的村民而言,其实最怕的还是过节,而是短暂的团聚之后,就意味着一次别离。当然这只是少数,更多的子女会因为各种原因放弃回家,只留给年迈父母牵挂和相思。

池州市墩上街道许桥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只剩下老人和年幼的孩子。

临近端午,艾草被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头,有招福避邪的效果。村庄上头总会被一股清香的味道萦绕。青烟从烟囱里缓缓溢出、散开。这时就有人念叨了,“估计锅里正在煮粽叶了”。

山里人手很巧,年逾七旬的张奶奶来到村口的丘陵上,那里有一处粽叶林,坚韧有弹性,叶香独特清纯,经蒸煮后更加浓郁。一棵有30多年的栀子树悄然盛开,村民经过都会 随手摘一朵,系在扣间。

糯米浸泡一夜,蒸煮粽叶,从谷仓里翻出过年时仅存的咸肉,洗净切块晾干。

就连裹粽子的麻绳都是自家备好的,张奶奶坐在凳子上,麻利地裹起粽子,“端午子女不回家,就剩下老两口和孙子。”一下午功夫,一条麻绳上就系满了形状相同的粽子。

柴火烧旺,大锅蒸煮,粽香味飘散开来,越来越浓,以至于乡村上头都弥漫着清香。家里吃不完这么多,热情的张奶奶都会挨家挨户送去粽子。

端午前后,往往是农忙时期。油菜要割,棉花要栽,稻秧要下田……田间地头,经常会看到村民就着粽子,喝着大碗茶,嚼着咸鸭蛋,匆匆对付过去一顿午饭。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柳,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小学课堂里,学生们唱着歌谣。

粽子,糯米混着苇叶的清香。这种久远的手工劳动,蘸满了亲情、友情,并且形成了一种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