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实际上令投资者感受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是股改解决了上市公司大股东的流通兑换问题,却加剧了大股东与中小投资者之间的成本差异化。
其二是大股东对上市公司占有绝对的控制权。大股东凭借自身的资金优势、信息优势等特点,完全控制了上市公司的股价走势。
其三是在股权分置改革的中后期,市场以极端的方式实现了规模式扩张。源源不断的限售股涌出市场,无限期冲击上市公司的股价。最为经典的案例是,在创业板以及中小板市场,频繁出现高管套现潮,甚至是高管辞职潮。
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其留下了庞大的大小非解禁压力,对股票市场形成巨大的冲击。按照过去几年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年解禁规模高达6832亿股;2010年3829亿股;2011年1982亿股;2012年1542亿股;2013年4429亿股。
此外,有数据显示,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夕,沪深市场的流通市值仅有8570亿元。2008年,A股的流通市值激增至3.61万亿。时隔六年,A股的流通市值却飙升至15万亿以上。然而,在市场流通市值迅猛扩张的同时,指数的运行区间却不升反降。
虽说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上市公司大股东的流通兑换问题,真正实现了同股同权。但是,因当时管理层对股权分置改革的考虑不够周全,也是直接导致了股市的长期走熊。
自去年年底以来,我国逐渐从核准制度向股票发行注册制度过渡。2015年前后,或将全面铺开股票发行注册制。
然而,有效落实股票发行注册制并非易事。如考虑不够周全,恐将重蹈之前股权分置改革的覆辙。
在全面铺开股票发行注册制之前,必须有效落实相关的配套措施。其中,强化信息披露以及强制退市是重中之重。
综上所述,管理层理应吸取股权分置改革的教训,慎推股票发行注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