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互联网对中国的深刻改变,以及中国对互联网的巨大改造,始于二十年前。
1994年4月20日,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
那一年,英国的计算机接入互联网已有21年;绝大多数中国人还只能从《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报道中了解刚刚动工的三峡工程和南非新当选的黑人总统;超市进入中国,带来一种全新的购物体验;阿里巴巴帝国的缔造者马云正在浙江经营一家翻译社,勉强收支平衡。
被称为“中国IT第一记者”的刘韧在上世纪90年代接触互联网时,网上内容少,用户也少。他回忆“触网”时的兴奋:“当时能收到一封电子邮件,哪怕是垃圾邮件,也高兴得不得了。”
以“追随者”姿态进入网络时代的中国,今天已是互联网巨浪中的弄潮儿。6亿中国网民和腾讯、百度等中国网络公司正在重画世界互联网版图。
中国对互联网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和管理逻辑。20年来,中国互联网没有像西方一些人预测的那样给自己和世界带来灾难,相反,中国特色的创新为互联网的发展带来新的可能。
中国创造的4G网络标准已经成为国际标准之一;全球最大的15个社交网络中,6个来自中国,其中包括刚刚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浪微博和不到3岁就拥有4亿多用户的微信。
互联网是上天赐予中国的机会。马云预测,未来二十年,中国会因为互联网更开放透明,更会分享,也更有全球担当力。
互联网拓展了中国人对政治和社会问题展开讨论的公共领域,也加强了民众间的联系与集体行动。孙志刚、邓玉娇、聂树斌、周正龙、周久耕、刘铁男、王林、李天一、宋林……每个名字后面都是互联网参与的公共事件,每一起事件都推动了对社会的启蒙与观念的改造。
中国政府对互联网始终采取“宽严相济”的立场——在积极利用、科学发展的同时,也强调依法管理、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2014年,“秦火火”在“网络大谣”第一案中被判三年;“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启动。
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挂帅,强调发挥集中统一领导作用,努力建设网络强国。媒体评论:“中国互联网上的国家意识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