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公益使者”
“不拿工资、不要编制的活跃群体”
下一篇4 2014年3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我们身边的“公益使者”

 

寻找身边的“公益使者”,仿佛在一瞬间牵动了所有市民的心,热心的邻居、乐于助人的同事……市民们打来的推荐电话和发的推荐微博很多,我们细心地筛选出了一些“公益使者”和他们所做的事,也许这些人和事很普通,但却让我们在这个寒意未退的初春感受了股股暖意,希望这些文字和图片也能给您带去温暖和感动。

做好事、献爱心,他说是一种本能

星报讯(孙薇 记者 马冰璐/文 黄洋洋/图) “有困难的人,只要我遇见了,我就会帮助他。”家住合肥市蜀山区的何明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这么多年来,他曾帮助过多少人,做过多少好事,献过多少爱心,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残疾人刘大姐与何明义居住在同一个社区。2010年,他从媒体上得知了刘大姐一家的经济窘境,“夫妻俩都是残疾人,没有固定收入,生活比较艰难。”他赶到刘大姐家,看见行走不便的刘大姐正在做廉价的手工零件,他当即表示:“大姐,以后别做了,我会帮助你。”

当得知刘大姐虽然分到了拆迁安置房,但还差2万多元房款,他当即帮她交了这笔钱。为了更好地帮助她,他还提出,每月给她发1000元“工资”。

无论是肥东的贫困双胞胎,还是北京的贫困母亲,何明义只要知道了,便会第一时间提供帮助。从2008年开始,连他自己也记不清曾帮助过多少人,曾汇出多少捐款,曾献过多少爱心;他的亲戚、朋友都不知道他默默地做了这么多好事。

“对于我来说,做这些事是一种本能,如果我知道了别人的难处,却没有伸出援手,我于心不安。”他说。

一副热心肠赢得384户居民信任

星报讯(王爱华 记者 马冰璐/文 程兆/图) 在合肥市自行车厂宿舍南区,提起老黄,大伙都不禁竖起大拇指,而“老黄是个难得的热心人”是小区384户居民的共识。

老黄名叫黄德发,57岁的他在小区住了20多年了。如今,他在小区经营着一家百货店,谁家缺米少油,打个电话,他立即送上门,从不拖延、推诿。“这不算什么”,虽然他这么说,可居民们却很感激,“这可省去了我们不少麻烦。”

老黄有个小本子,上面记录着他的定期访视表,里面既有居民的联系方式,又有家庭情况介绍,他还会细心地备注一些居民需要他帮忙做的事。无论是谁家水龙头坏了,下水道堵了,电器出故障了,还是谁家孩子托付给他,或是谁家钥匙交给他保管……只要居民们说一声,老黄立马帮忙处理。

凭着一副热心肠,老黄不仅博得了居民的称赞,还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小区里谁家有闲置的房子要出租,但是没空张罗,便会全权委托他处理,“看房子、收租金、签合同……这些事我都包办了。”他说,大伙信任他,他很高兴,“我愿意为大家服务”。

不爱锦上添花 喜欢雪中送炭

星报讯(沈佳 王玉容 记者 祁琳) 小时候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成家后因前妻生病,在医院里见了太多的苦难家庭,合肥市民王存勇因为看得太多,感受很多,这些年来一直默默关注着、帮助着社会上的贫困家庭。

王存勇已年近五十,老家在肥东,现在是一名高校物理老师,生活美满。但是,在他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共有8人,贫困程度可想而知。经过自己的努力,王老师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也坚定了他内心的信念,“我自己感受过贫困,知道那个滋味,所以投入很多精力来做慈善。”

王老师所在社居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几年前,王老师主动联系他们,问辖区里可有特别困难的人需要长期资助,就这样,王老师与社区里6户贫困家庭搭上了线。“这6户人家情况都比较特殊,有一个聋哑大学生名叫丁丁,王老师一直在资助者她。有一户家庭,夫妻双方都没有工作,老婆还有重病,在这样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还得抚养两个小女孩。”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王老师每次来都会带几千块来交给这6户人家。“每年风雨无阻,2012年下着大雪他还把钱送来。”

在与王老师的交谈中,他对自己所做的公益事业也有自己的看法,“我不爱锦上添花,我喜欢雪中送炭。”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