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2月16日《中国青年报》报道,15日19时,天津市政府突然宣布了“关于实行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的通告”,宣布自2013年12月16日零时起——也就是5个小时之后,这座城市的行政区域内将实行小客车限牌、限行措施。
因为是突然宣布,所以令民众“措手不及”——据报道,当日天津各大4S店均人满为患,4S店也挂出了连夜经营的通知,市民“抢”车如抢购白菜一般!于是,质疑声四起,有网友发问,为何此次限购措施发布得如此急促?更有网友说,15日下政策,16日开始车牌有偿,政府当天津人民是电脑固件升级吗?
毋庸置疑,一个好的民生政策出台之前,首先要听取民意、汲取民智。如果是听取、征求了最广泛的民意再行出台,民众就不会有这种“措手不及”的无力感。而反之,如果是想当然地炮制政策,甚至还是连夜宣布,这种做派是不是有点霸道呢?而即使是广泛征求民意的政策出台,也得有个必要的政策缓冲期,能使民众在新政出台后从容应对,而不是如抢购白菜一般去抢购汽车,不仅扰乱了民生,更招致了民怨。而一个民怨不少的政策,显然是缺乏善意的,也是没有民意基础的。
诚然,治堵抗霾已经成为每一个现代化城市的首要任务,恰恰是因为关注度高、涉及面广,所以更要倾身倾听百姓的呼声和意见并形成共识。事实上,已限号的城市治堵抗霾效果并不理想。正如有专家直指的,不去认真研究造成交通拥堵的深层原因,就试图通过限购来治堵,这不但是一种典型的“懒政思维”,还会加剧社会不公,很可能将城市公共道路资源变成高收入者和公车的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