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2012年合肥市第十五届人代大会提出,今后五年合肥要在安徽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合肥距离全面小康社会还有多远?昨日研讨会上,合肥市人社局的专家许志鹏进行了研究分析。
收入、寿命等均已达标
哪些是小康社会的量化指标呢?许志鹏透露,主要有经济发展、社会结构、人民生活、科技文化、民主法制和生态环境等6个方面27个指标。
经过许志鹏的分析,合肥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预期寿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以及城镇五险覆盖率均已达标,但农村恩格尔系数至少超过5个百分点,“因此要提高农民收入。”
此外,由于人口和房价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截至2012年,合肥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距离标准值约7平米。
按照合肥五年后要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许志鹏测算后表示,今后五年,合肥年平均新增3647名执业医生(含助理),每年至少按年增长率20%预算教育经费,每年增长197名律师。
合肥GDP占全省GDP比重
“任重道远”
在合肥市经济发展的指标中,人均GDP、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这两项已达标,但合肥GDP占全省GDP比重、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以及城镇登记失业还未达标,且任重道远。
“合肥GDP欲五年内占安徽GDP比重30%,须保持年均增长率18.5%。”许志鹏觉得,虽然合肥有些指标已经达到标准值以上,但也可能因为发展速度降、控制难度增大以及人口基数变大变成未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