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新区建设绝不让开发商圈地 环巢湖周边土地出高价也不能卖
合肥实现全面小康 GDP还得努力
过去5年,合肥住宅增速不及人口增速
3上一篇 2013年9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合肥市区人口承载力分析》发布
过去5年,合肥住宅增速不及人口增速

记者 沈娟娟 祝亮
 

合肥这座城市正在向着“大湖名城”迈进,合肥的资源究竟可以让这座城市承载多少人口?当人口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最先吃紧的是哪一类资源?昨日,一份由安徽建筑大学的徐旭林和丁仁船合作完成的《合肥市区人口承载力分析》报告出炉,回答了上述疑问。

2015年,合肥市区人口或超500万

分析报告中,对合肥市未来人口数量进行了大胆预测。

“2000年到2010年十年时间合肥市区增加人口169.37万人,平均每年增长率是7.29%。假定2011年~2020年合肥市区人口增长速度维持不变,合肥市在2015年将超过500万人口,达到511.3万人;到2020年将达到677.5万人。

2017年起,住宅将制约人口承载

专家们还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就业因素在2011年、2012年对合肥市人口承载力制约较明显;住宅因素在2017年~2020年对合肥市人口承载力制约较为明显。

根据建设部公布小康社会住房标准是“户均一套房、人均一间房、功能配套、设备齐全”。小康指标体系中,人均住房面积是30平方米。因此可以以这一数据为标准,计算得出合肥市2012年~2020年住宅的人口承载容量。

在结论中,到2020年,合肥市的住宅面积可以达到18841平方千米,可以承载人口628.03万人,这对于预计人口将达到677.5万的合肥来说是不够的。

目前阶段交通是明显制约因素

此外,交通因素在2013年~2016年对合肥市人口承载力制约较为明显;用地因素虽然未成为各年制约因素的短板,但是人口承载力固定,对合肥将来人口的进一步扩大会成为制约因素;供水因素在预测时期内,对人口承载力没有制约;绿地因素最宽松,对合肥市人口承载力的制约作用未体现出来,相反,还拉高了各年综合承载力人口。

到2020年,合肥可容1109万人

专家们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可以采用各因素短板制约和综合权重两种方法得出合肥市合理人口承载量。

2015年、2020年短板人口承载力分别为511.42万人、628.03万人;综合人口承载力分别为821.78万人、1109万人。2017年前合肥市预测人口均未超出短板承载力,2017年之后预测人口数超出短板承载力,但预测人口均未超过综合人口承载力。

未来约束人口承载量的主要因素为城市道路建设、住宅面积、水资源引入。合肥人口迁移增长还有很大的承载空间。

专家呼吁合肥再放宽户籍政策

“合肥市自然环境优越,各类资源较丰富,是宜居城市,人口增加的空间较大。而且,合肥市的目标是建成区域性特大城市,这就需要我们保证人口增长。”专家们建议,合肥市可以放宽户籍政策,适当的时候可以出台户籍优惠政策。

同时,专家还建议,合肥市在近几年还要在建设过程中增加城市道路面积,增长率要超过8%,才能避免使道路成为制约因素;而过去5年的住宅平均增长速度不能满足合肥市人口增长的需求,但发展商品房的同时,也应注重各类保障房的建设,既增加住宅面积,也有利于提高住房利用率。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