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塞满举报信的邮箱?
鲁迅作品 真的不合时宜了吗?
卖出的“官帽”岂能不收回?
“中性公厕” 尚须“中式服务”
盲目“造城”恶果是冲动的惩罚
非常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9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鲁迅作品 真的不合时宜了吗?

宛诗平
 

近日,星报报道称:在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初一上学期语文课本当中,去年还存在的唯一一篇鲁迅的作品——散文诗《风筝》被删除。

笔者以为,不管对鲁迅作品秉持什么观点,在他的作品是否该大撤退之前,我们必须首先要思考和厘清的是:鲁迅到底过时没有?

当下之中国,正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那么,中国梦是什么呢?此时,我们如果品读一下鲁迅,可能会对自己理解中国梦并投身中国梦的实现,多一个层面的理解。郭敬明在谈及鲁迅时曾说:“在我们的课本中,回忆起来印象最深的课文都是鲁迅的,不仅仅是因为背诵,还因为他笔下的人物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在上世纪30年代,鲁迅以其充满批判精神的文笔在期待、憧憬、追逐着自己心中的中国梦。从这个意义上说,鲁迅非但没有过时,鲁迅作品非但没有不合时宜,反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闪耀着中国人的理想和追求。

值得引起我们思考的是,就在我们一步一步对鲁迅试图淡忘的时候,鲁迅的文学作品却一直对日本人产生着影响。在谈到鲁迅对普通日本人的影响时,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藤井省三指出,目前,日本的高中语文教科书收录最多的是《藤野先生》和《孔乙己》。假如有一天,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鲁迅,鲁迅那横眉冷对的形象无处找寻,我想这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不是福;假如有一天,我们的年轻人要在课本以外去寻找鲁迅,同样不是中国之福。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