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一年之中气温由升温向降温的转折期。虽然有个“秋”字,但立秋并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专家提醒,眼下正值夏秋之交、季节转换之际,也是发病较多的时节。那么夏秋之交应预防哪些疾病的发生呢?
防范1:感冒
秋季气候忽热忽凉,是伤风感冒的多发季节。因此,要遵循“耐寒锻炼从初秋开始”的规律,注意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支招:已感冒者可用连根葱烧豆腐吃,效果很好。
防范2:气管炎
秋季是慢性气管炎的高发期,它对气候的变化较敏感,且适应性差,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发病,因此要针对气管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积极配合治疗。秋季草枯叶落,空气中过敏物较多,这也是诱发气管炎的病因之一。
支招:避免与过敏因素接触。另外,良好情绪能增强机体抵抗能力。
防范3:胃病复发
每到秋季,人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血液中的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适应性下降所致。
支招:除了注意保暖之外,应当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发病机会。注意膳食合理,少吃多餐,定时定量,戒烟禁酒,以增强胃肠的适应力。
防范4:关节炎
时入秋季,一方面暑湿蒸腾,另一方面又寒意袭人,极易发生外寒内湿的关节痛症。因此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大汗后不宜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洗澡。
支招:有关节炎症病史者,可选食猪蹄炖海风藤、木瓜鸡蛋酒,可祛风通络、化湿止痛;还可用当归、鸡血藤、桂枝、杜仲等煎汤药浴,对防止关节痛发作有积极治疗作用。
防范5:咽喉炎
立秋了,年轻人成了咽喉炎发作的主力军,大多是受凉引起的咽部红肿。咽炎、喉炎多发与天气变化有关。秋天空气变得干燥,温度也逐渐降低。
如果出现明显的咽部不适,应该注意多喝温热水,多吃些滋阴润喉之品,如百合、银耳、黑木耳、梨等,平时用嗓较多的人更要保护好嗓子,尽量减少说话。
支招:秋天容易上火,容易上火者少吃辛辣食物,以免刺激嗓子影响健康。如果出现咽喉肿痛现象,可以及时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类的中药,比如穿心莲等。
防范6:肺炎秋燥症
入秋时节,因湿度降低而出现秋燥。秋燥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部分是肺部。因此,应积极加强锻炼,增强肺功能,预防肺炎的发生。饮食方面调养也是一种积极的因素。
支招:少吃辛辣食物,多吃养阴润肺的食物,如梨、萝卜等,以增强肺部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