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面前,而你在低头看手机。”这句网友的笑谈,无疑将现实生活中一个庞大而容易忽视的群体——“手机奴”,形容得惟妙惟肖。全球最大传播集团WPP公布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许多中国人自清晨至深夜一天都有手机相伴,“手机依赖症”已经成为社会“流行病”。(8月11日《深圳晚报》)
谁都无法否认,随着现代人对手机依赖心理的增加,原来正常的人际关系,也被“人机关系”所取代。翻看着手机中贮存的几百几千个号码,我们感觉自己的社交范围无限扩大,但在这上千人的通讯录里,却难得找到一个真正知心,可以谈心的人。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一个个“孤独星球”,彼此知道对方的存在,却无法在有需要的时候互相慰藉,彼此安慰。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沉迷于自己的手机世界里乐不思蜀,是有现实原因的。比如生活压力大,缺少精神寄托等,都会让人依赖虚拟空间,让人愿意在一个虚拟社会中重塑自我认同,躲避现实压力,寻找心灵慰藉。
“手机依赖症”是一种应该被克服的“社会病”。一个正常的“社会人”,不应沉迷于手机等电子产品,而错失和亲人朋友面对面交流沟通的机会;不应让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成为“遗失的美好”。毕竟,“人机关系”永远取代不了“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