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1.29万套,海南9000多套,广东1.15万套,云南2.3万套……近日多个省份审计结果暴露出保障房空置尴尬。一边是中低收入群体期盼早日实现“安居梦”,一边是大量保障房空置“遇冷”窘境。(8月8日《新京报》)
按理说,在房价高企、一房难求的当下,保障房理应受到民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热烈欢迎才对。但可惜的是,在全国各地,保障房“有房无人”的现象相当普遍。究其原因,不是民众不需要保障房,而是保障房不能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毕竟,房子不仅决定一个家庭的居住质量,还决定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就业、上学、求医、购物……所有这一切,都和住房密切相关,若是房子偏僻、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谁还愿意入住呢?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保障房本身还存在质量问题。海南省审计厅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发现,全省有24个项目存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现象等,其中有770套住房出现墙体开裂、顶棚渗水等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质量缺陷。不用说,这样的房子没有人愿住也没有人敢住,空置是必然的。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许多保障房小区缺乏必要的物业管理,生活环境很差,让人不愿入住。
由此可见,导致保障房不“保障”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保障房的品质太差。这种品质,不仅包括保障房本身的建筑质量,还包括保障房的地理位置、配套设置、物业管理等诸多因素。既然品质太差无法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保障房被人冷落也就不足为奇。再进一步追究我们就会发现,保障房的品质之所以达不到民众的要求,主要在于有关部门建房只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而不是满足低收入群体的实际需求。这种做法,既是对财政的浪费,亦是对民生的糟蹋。
面对保障房“不保障”的现状,但愿有关部门能够拿出实际行动,彻底解决保障房位置偏僻、环境不好、配套设施不齐全等问题,让保障房真正担负起保障民生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