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下午,两个小孩坐公交时钱不够,坐了一站路后被赶下车。两个小孩只好顶着烈日,走了一个半小时才回到家。对此,常州公交公司回应称,从严格执行公交公司的规章制度来说,司机的做法没有错。(7月21日《现代快报》)
从表面上看,司机是在不折不扣地执行公交公司的规章制度,确保票款“应收尽收”,维护了公司利益。但从深层次分析,司机一味地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为了区区2元钱,强行将两名小孩赶下车,失去了人性的温情。特别是,司机将两名小孩赶下车,忽视了他们可能面临的中暑、迷路、拐走、交通事故等诸多人身安全风险,由此暴露出了司机未成年人保护意识的严重缺失。
问题是,在“小孩缺钱被赶下公交”的背后,折射出了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多重道德困境。因此,道德的棍棒不能单一地指向司机。首先,在这两名小孩因缺钱被司机赶下车的时候,没有人及时站出来,替这两名小孩说一句公道话,更没有人为他们垫付这微不足道的2元钱。而公交车上的冷漠,实际上是当今社会人际关系隔膜的一个缩影。
再者,两名孩子,大的也不过12岁,小的才10岁,家长便将他们扔在游泳馆不管,从小处讲,是一种疏忽大意,从大处讲,则是丧失了家庭的监护责任。
还有,两名小孩将身上的30多元钱用于购买零食和饮料。由此也暴露出,两名小孩盲目消费,不计后果。这显然是个不良信号,值得各方警醒。
因此,面对“小孩缺钱被赶下公交”事件,无论是公交车司机,还是家长,抑或是孩子自己,甚至是全社会,都应该进行反思,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促进他们安全、健康地成长,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每个领域、每个环节都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