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皋早茶, 穿越千年的印记
浅绛彩瓷与安徽
3上一篇 2013年7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浅绛彩瓷与安徽

周玉冰
宰贤文
《浅绛彩山水镶器》
 

浅绛彩瓷是瓷器中的一个门类,是清末时景德镇具有创新意义的釉上彩新品种。

从烧制工艺角度看,浅绛彩所用之彩料与粉彩大致相近,烧成温度也一致。不同的是,浅降彩瓷在瓷画上题写作者名字,题诗、署款兼备,这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种创举,以浅降彩绘画形式使中国画自宋元以来形成的“诗、书、画”一体的优良传统表现在瓷器上,其文化气息更加浓郁,让原来侧重于生活用品的瓷器烙上了文人情趣。

景德镇的瓷器与安徽渊源很深。原料上看,景德镇高端瓷器的烧制离不开祁门瓷土,祁门“太后坑”瓷土就是专供景德镇烧制皇家瓷器。此外,徽州一批艺人纷纷来到景德镇, “珠山八友” 中王琦、王大凡等就是代表,他们用自己的艺术才华让瓷器有了更高雅的审美趣味。

清末时期,徽州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等一批文化层次高的艺术家来到景德镇,开创了浅绛彩瓷。“浅绛”原是借用中国画的概念,指以水墨勾画轮廓并略加皴擦,以淡赭、花青为主渲染而成的山水画,起源于元代,代表人物是《富春山居图》的作者黄公望。浅绛彩瓷中的“浅绛”,特指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绘出花纹,再染以淡赭和水绿、草绿、淡蓝及紫色等,经低温(650~700℃)烧成的一种特有的低温彩釉。但在中国瓷器史上,它的黄金创作时间约为五十年。光绪末年,外国进口的洋彩,由于颜色鲜丽,很快吸引了景德镇的绘瓷艺人。尤其是民国之后,大家都致力于复烧各种彩釉。此后,浅绛彩瓷技艺失传。

上世纪八十年代,浅绛彩瓷再次引起人们重视,许多人开始收藏,其中以蚌埠黄永为收藏中的佼佼者。黄永收藏的浅绛彩瓷, 门类众多,工艺精美。“安徽省博物院藏品丰富,但浅绛彩瓷方面是抵不过我的。”他曾如是说。

有一个安徽青年艺术家,他决定恢复失传已久的浅绛彩瓷神韵,这就是赖少其的得意弟子宰贤文。他忍受孤独与寂寞,在景德镇艰辛烧瓷8年,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金钱,反复实践,终于再现了浅绛彩瓷的神韵,安徽省博物院为此收藏了他的瓷器。他的作品《浅绛彩山水镶器》也入展了由韩美林经过十几年精心筹划的中国首届当代陶瓷艺术大展。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