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木华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创纪录的699万人,遭遇所谓“最难就业季”。占中国高校总量80%的二、三本科院校及高职高专中的普通院校毕业生,在整个就业环境恶化的情况下是受冲击最大的一部分群体。这部分庞大群体的就业受到“985”、“211”高校毕业生以及中职毕业生的双重挤压。(7月6日《21世纪经济报道》)
歧视性就业难在过去主要是歧视女大学生,而现在,用人单位的歧视性选择愈演愈烈。一些用人单位非“211”、“985”大学学生不录用,有些用人单位更为超前,不管什么岗位,一律只招研究生,甚至于个别城市的城管部门,也把眼光局限于研究生。这种只惟高学历、只惟名牌大学的做法,其实是一种歧视性就业行为。
歧视性就业难加重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让普通大学生有一种被抛弃感,甚至认为上大学是上当受骗了,这令人心痛。
社会上曾经把就业难归结于大学生就业定位不准,有人建议大学生就业时应放低姿态。现实中,“零薪酬就业”都出现了,还要怎么放低姿态?与就业者的焦虑相对的,则是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并没有受到太多约束。
消除歧视还需要就业保障部门、劳动部门更有作为,也要完善《就业促进法》。不管专业是否对口,只看是否有硕士学历、名牌大学学历,这种歧视和偏见该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