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安徽段申遗8月将迎来“体检”
不改革,死路一条 要想活,就要改革
下一篇4 2013年6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大运河安徽段申遗8月将迎来“体检”

 

“大运河申遗,安徽绝对不能拖后腿……”6月8日,我省第八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安庆市太湖县五千年文博园举行。记者从现场获悉,联合国专家在8月份就将来安徽“验收”大运河。

大运河安徽段申遗8月迎“体检”

在会议上,今年7月我省必须完成大运河淮北柳孜遗址及泗县运河古道等申遗点段的准备工作,各个申遗点有保护范围、保护标志、记录档案和保护机构人员等,并完成保护展示、环境整治等工作,逐步拆除运河遗产区和缓冲区内的违章建筑。

根据大运河申遗的时间表,大运河沿线8个省市、132个遗产点和43段河道将一起打包申遗,力争在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根据时间安排,我省的淮北、宿州段都将接受专家的“审视”和“考验”。

昨日,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8月,联合国将派出专家对安徽大运河“验收”。 2014年大运河申遗是否成功,关键就在于今年8月份的这次实地考察。

皖南古村落维修保护将成“国标”

目前,我省皖南保存较完好的古村落有100多座,古民居8000多幢,但一些古村落日渐破败甚至消失,古民居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递减,日渐消失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2013年,国家文物局将启动实施泾县黄田村和徽州区呈坎村古村落古民居保护维修示范点工程试点。

“这是由国家文物局牵头的,在全国范围内选择这三个村落进行维修示范点,目前正式启动”,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3年1月,国家文物局在全国范围内遴选3处“国保”实施文物保护样板工程。经领导和专家多次实地考察和反复论证,徽州区呈坎村位列其中(另两处为安徽泾县黄田、河北易县清西陵)。

据悉,国家文物局希望通过呈坎文物保护样板工程的实施,探索创建全国古民居保护标准和利用模式,将有望成为古民居古村落的维修样本和“国标”,形成经验,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李一兵 星级记者 俞宝强

一些民间技艺可能在合肥永远消失

星报讯(记者 祝亮 文/图) 糖画、捏面人……承载了多少代人儿时的美好回忆,但这些民间技艺可能将在合肥的街头永久消失。昨日是我国的第八个文化遗产日,在合肥市开展的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中,合肥“糖画”技艺传人张云萍坦言这一技艺濒临失传的危机。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丁玉兰送上了众多庐剧经典片段,带大家充分领略了合肥市最传统的庐剧魅力;“吴山铁字”邓之元、“武郎面塑”武建付、“糖画”张云萍等,近10个项目的传承人,为市民带来近距离的现场技艺展示和演示。“彭氏木雕”、“武郎面塑”、“吴氏船模”、“马派皮影”、“朱氏剪纸”等项目传承人还在现场收徒教授技艺。

在昨日的活动现场,合肥市非遗(面人、糖画)传承人张云萍告诉记者,合肥市从事糖画、捏面人的已经屈指可数,靠其为生的更是几乎消失。她自己则是完全凭着兴趣坚持了下来,而且也是通过教学、亲子活动、店庆、工艺表演等维系生计。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