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83岁,银发满头。以诸多有关市场经济改革的经济理论闻名,被称为“吴市场”。
昨日,这位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式人物“空降”合肥,做客省直机关大讲堂,为台下1600多名听众上了一堂经济学课,核心内容跟他的新书名字一样:重启改革议程。
谈症结:粗放发展方式不可持续
“不改革,死路一条;要想活,就要改革”,两个半小时的论述中,吴敬琏不止一次地引用邓小平1992年南方讲话时的论断。在吴敬琏看来,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粗放式发展带来的弊端已经愈演愈烈,单纯依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也不可持续。
“就像农作物的产量取决于水、土、肥等多种因素,经济的增长也不能过度依靠单一要素。我国经济问题的症结在于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长期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吴敬琏谈道,通过放贷、放松货币、多搞项目,就能够短期把经济拉上去。但从长期看来,这样的方法只会让中国经济的“病情”加重。
此外,由于政府手中拥有过多配置资源的权力,就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导致腐败的寻租活动难以遏制,使得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两头冒尖”的问题出现。诸多旧体制的“遗产”如果不能铲除,负面问题会暴露得越来越严重。
谈出路:转变体制已经迫在眉睫
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重启改革。“必须转变到集约经济增长方式中,依靠效率的提高来实现增长。”吴敬琏说,在转变过程中,转变体制已经迫在眉睫,必须从粗放到集约、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体制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
他说,1995年,中央就已痛切地感觉到这一症结,因此在制定第九个五年计划建议时,就提出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转变为集约,这是很长时间以来的一个主要工作任务,但是这个转变“很不顺利”,以至于问题越来越严重。
他说,如果不消除体制性障碍,全社会都把GDP增长作为官员政绩的主要标准,地方领导自然会运用手中支配资源的权力来追求更高的增速,导致地方官员对GDP的畸形关注。
谈落实:“最小一揽子”阻力最小
在吴敬琏看来,现在已经不是谈论重启改革的时候了,也不是“等着瞧”的观望阶段了,而是要真正落实了。
怎么改?吴敬琏比较倾向于用“最小一揽子”的方案来具体实施改革。一方面,改革要从系统上根本上解决问题,单项突进的改革难以奏效,但面对目前的问题和矛盾,若四面出击,又会分散力量。如何突破?吴敬琏认为要挑选出有关键意义、彼此关系紧密的改革项目,形成“最小一揽子”总体改革项目推进,这种方式成本最小,阻力最小,风险也最小。
谈公平:改革要创造平等的机会
改革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会遇到阻碍,怎么应对?吴敬琏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最根本的就是要实现“法治”,营造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保证所有人都平等获得生产要素。
对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公平问题,吴敬琏表示,人们反感的不公平,人们“仇富”,仇视的都是那些因为权力、用权力换金钱所带来的暴富、为富不仁者。“球星很富,比尔盖茨也很富,但人们不会去反感”。
吴敬琏接着谈道,以前常说的 “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还有最近大家关注到的“官职世袭化”,几岁、十几岁就当官了,这些机会的不平等才是老百姓真正反感的。重启改革就是促进机会平等,创造机会平等,而机会越平等,市场经济的效率也会越高。记者 宛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