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应该带头“戒烟”
大学生起薪低 并非“读书无用”
别让儿童节变成“索捐日”
基层官员如何去污名化?
“中学生之吻”的表象信息释放负能量
非常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5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学生之吻”的表象信息释放负能量

李英锋
 

车站的休息长廊里,一对穿着校服的男女中学生当着众多候车人的面,玩起了“舌吻”……近日,在福建漳州碧湖生态园里展出的这样一件艺术品,引起了市民众多非议。(5月28日新华网)

创作者想通过雕塑的内涵释放一定的正能量,但雕塑的表象信息则是一种对中学生早恋的鼓励、示范、误导,绝大多数人会通过第一感觉捕捉到表象信息,并因表象信息做出判断,做出反应,这样,表象信息就释放了负能量,就会产生与创作者的初衷相悖的效果。

作为一件艺术品,“中学生之吻”雕塑并非洪水猛兽,而是有一定的价值,但诚如闽南师范学院教授郑镛所言,“中学生之吻”适合私人收藏或鉴赏,不适合在公共场所展出。在公共场所的“中学生之吻”是突兀的,是模糊的,是暧昧的,是一种与教育观不合拍的风景,让人误解,让人尴尬,让人难为情,让人心里不舒服。雕塑的创作者和艺术展的组织者都应该对“中学生之吻”的创意、主题表现和设置进行重新考量,其他艺术设计者、创作者也应该从“中学生之吻”中得到教训。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