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夺命周”给我们什么警示?
非常道
“权力怄气”岂能绑架公共利益?
“镉大米”泛滥 “人头落地”须兑现
3上一篇 2013年5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镉大米”泛滥 “人头落地”须兑现

吴睿鸫
 

5月16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其网站公布了2013年第一季度抽检结果,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抽检中,大米及米制品的合格率最低,抽检的18批次中只有10批次合格,合格率为55.56%。不合格的8批次原因都是镉含量超标。(5月19日《人民日报》)

实际上,早在2007年,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潘根兴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进行过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0%左右的市售大米镉超标”。2009年,深粮集团便已经曝光出了购买上万吨食用镉大米的丑闻,然而在此之后,这些问题大米却不知跑到了哪里……今年2月27日,《南方日报》就曾刊发题为《湖南问题大米流向广东餐桌?》的报道,称广州市场随机抽取多批次湖南大米,结果均显示镉超标,属于不合格产品。

也就是说,“镉大米”一直都围绕在普通老百姓的身边,与“毒大米”相伴为生。从媒体首次曝光出“镉大米”,至今已有四年多了,可是,无论舆论如何指责“毒大米”的危害性,以及监管的失灵,可是,此类有毒食品,仍重复上演。就在几天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召开组建之后的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食药监总局规划财务司负责人王小岩掷地有声地说:“要让那些为了谋财不惜害命的人倾家荡产、人头落地!”

面对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问题,公众需要的不再是隔空喊“狠话”,吓唬人,而需要实实在在的兑现法律诺言。就“镉大米”而言,一要严厉惩处生产者。既然公布了湖南攸县大同桥镇大板米厂生产的“高安大米”等8批次“镉大米”,当地部门一定要顺藤摸瓜,依据日前“两高”出台的关于食品安全犯罪的司法解释,对号入座,倘若该“人头落地”,一定要让不法分子付出生命的代价。与此同时,对“镉大米”事件的监管失职者,国家层面也决不能再让刑法虚置,姑息养奸。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