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贫困县哈尔滨巴彦县法院工作人员在租来的破楼里办公,而院长却购置75万元豪车。有专家表示,许多地方存在“再穷不能穷干部”的现象,特别是相对偏远、欠发达地区,外界监管不足,人大监督缺位,更易出现官员贪腐现象。(4月11日《中国青年报》)
类似于贫困县领导开豪车的新闻并不罕见,甚至可以说,贫困县只是老百姓很穷,却不代表领导干部的日子不好过,恰恰相反,他们过得很是逍遥自在。君不见,贫困县领导住别墅、坐豪车、公款大吃大喝、公款旅游等等新闻比比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贫困家庭孩子失学、老无所依、病无所医的凄凉场景。
“再穷不能穷干部”只是一个表象,根源则是背后的特权意识,领导干部缺乏底线思维,只顾一己享受,未能站在百姓的立场上看问题,自然会导致行动的错位。贫困地区财力本就紧张,理应将有限资源用在刀刃上,扶助百姓脱贫致富,救济贫困家庭,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等问题,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系统,为穷人托起生活的底线,重塑对未来的希望,以避免社会陷入动荡不安。
然而,现实却未能如人所愿。由于地方官员均为上级指派,并非由民众选举产生,则就唯上级领导意志是瞻,而无需对百姓负责。只要把领导安排的事办好,不捅大乱子,搞出点形象政绩来,就可确保官运亨通。而只对上不对下的官场环境,正是滋生干部腐败交易的温床,不仅使官员脱离民众监督,亦促使官员肆无忌惮,滥用特权为己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