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平复墓地价格涨幅过快的趋势,2009年,宁夏银川市民政局、殡葬管理所及银川市各公墓陆续推出公益性墓区或墓型,但这一举动却遇冷。两年来,只有不到10%的市民选择公益性墓地,银川市最大的公墓园地——福寿园公墓修建的200多个标价99元的公益性墓地建成两年竟无一售出。(4月3日《法制日报》)
200多个标价99元的公益性墓地建成两年竟无一售出,这的确是一桩怪事。然而,从心理角度讲,这种现象实属正常。
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在某种层面上是做给别人看,尤其是挑选墓地这一活动,很大程度上是做给活人看的。死者的阴宅越气派,越能说明死者亲属有派头,更有一些风水堪舆学说将阴宅的选择与子孙后代的福祉牵扯在一起。
如此一来,尽管经营性墓地的价格虚高,但人们依旧乐此不疲,这种心理直接导致了公益性墓地“门前冷落鞍马稀”。
应该说经营性墓地的确在迎合一部分消费者的心理,既满足死者入土为安的需要,又能在心理层面作出创意,一幢幢修建得如同宫殿一般的墓地,让讲究气派者能够在此找到满意的商品,雕栏玉砌的修建风格又能满足一部分人的美学要求,更不必提一些经营业主已经将科技融入墓地建设之中,比如宁波一家墓地,已经将二维码融入到墓碑之中,人们只要手持相关数码设备进行扫描,便能看到死者生前的影像资料。这一切的一切,不禁让人惊呼“死亡已经成为一种艺术”。另一边公益性墓地很有可能走进因陋就简的死胡同。
由此,我们也不能一味指责消费者的非理性消费行为,虽然天价墓有那么多,但对此青睐的普通消费者却没有几个,大部分消费者依旧倾向于选择价格适中的墓地,一来显得有保障,二来有相对完整的产权归属,以免后顾之忧。
99元的公益墓,其公益的成色显然需要深究:消费者能不能享有70年的产权是一个问题,墓地使用有没有其他费用又是另外一个问题,毕竟一块墓地的使用包含墓体墓碑工料费,安葬费,墓穴费,护墓费等。据相关规定,其中,安葬费、墓穴费、护墓费主要由物价局核定,实质上是公墓方根据市场自我调节,价格也令人心惊。比如,一块大理石墓地所需要的主要建筑材料大理石一共不过上千元,即使是汉白玉为主要建筑材料,成本也只有几千元。而一个大理石的墓地一般在万元以上,而汉白玉为主原料的墓地更是价值不菲,巨大的利益空间显然是存在的。
综上所述,公益和经营二者之间关系暧昧不清,让人无所适从,要让人重拾对公益墓地的信心,还是要回到规范殡葬的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