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此文,是有感于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所作的重要讲话。习主席的这篇讲话,主旨是中俄须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其意义当然重大,但通篇讲话无僵硬之弊。讲话中有动人的故事,有著名作家的名言,有包含真理的民间谚语,有意境深邃的我国古典诗句,就是说理之处也语言朴素而情真意切,几处排比,语势充沛,逐层推进,使讲话跌宕起伏。
由此想到了我们常常听到的那些讲话:言之无物,空话、套话、官话连篇,没有创意,没有开拓人心智的知识或视野,或者刻板僵硬,无文采可言。这样的讲话放之四海皆可,唯独没有可以叫人回味咀嚼之处,听完也就忘了,在实际工作或人们的生活中不起任何作用。前不久著名作家王蒙说到他回到小学母校参加一个校庆活动,从区教育局长、校长、教师代表,甚至学生代表的发言,说得大同小异,千遍一律,几乎是从一个模具里倒出来的“语言产品”。王蒙深为这种模式化和创造力的匮乏而忧虑。
讲话,是将思想外化,讲话内容和形式的无趣乏味,骨子里是思想的无趣乏味。讲话之风,是一个时代(时期)文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个时代(时期)的文风,又是特定时期创造力和价值取向的表现。空洞无物、僵硬老套的讲话,既反映了创造力的缺乏,反映出真诚的缺失,若成为风气,又反过来成为扼杀创新思维的一把无形的刀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讲什么,如何讲,实在不是一件可以等闲视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