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的一则笔记,填补了史书上的空白。
北宋景德元年,辽军大举南犯,一路势如破竹。宋真宗在寇准的力主之下,亲帅主力与辽军对峙,宋军士气大振。由于南侵受阻,决战又没有必胜的把握,辽国主政的萧太后就有意和谈了。这一下正合真宗的心意——他这个“御驾亲征”的皇帝其实心里面也很害怕,于是派大臣曹利用为使节,到辽营去和谈。曹利用到了边境的大名府,恰巧大名被辽军包围,一时间出不了城。
这边真宗皇帝望眼欲穿,却没有曹利用的任何消息,他求和之心不死,就又再招募人去谈判。满朝文武大臣自忖此去必死,所以无人敢应。就在这时候,殿前散直(官职)张皓站了出来,愿意前往。张皓虽是小官,却有爱国之心,他携九岁幼子拜见了真宗,告诉皇帝:“我没有得到辽方的确切情况,誓死不回。”还把孩子托付给真宗皇帝,这就有点“托孤”的味道了,说明张皓是抱着必死之心的。真宗心里非常高兴,立马“赐银三百两”,派他出使。张皓怀揣使命,冒死到了辽营。
萧太后倒是没有小觑这个北宋来的小官张皓,而是高规格接待了他。萧太后为什么这么对待他呢?萧太后这么做的目的,不是为了表达和谈的诚意,而是为了稳住张皓。她试图通过张皓给北宋方面一个虚假信息,辽方是很想和谈的;暗中却准备偷袭宋军,捞取更大的便宜。
张皓看穿了萧太后的心机,他回来复命,把情报告诉了边关的守将,让他们作好充分准备。第二天早上,辽兵果然前来偷袭,结果反中宋军埋伏。这一下,谈判的主动权就落在北宋这边了。真宗派张皓再次使辽,重申和议。张皓到了大名府,遇到了滞留在那里的曹利用。曹利用便同他一起前往,把和议谈成了。
和谈成功,这可是一个大功劳。可是,曹利用官职比张皓大,他掩盖了张皓的功劳,独自邀功求赏,官职一升再升。而两次赴辽,历尽艰辛,并在关键时刻通报了敌情的张皓,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赐。直到多年以后,真宗皇帝才知道事实真相。他的处理办法:把张皓“托孤”的那个儿子封了一个从九品的小官了事,而对曹利用却没有进行惩处。
这件事情的详细情况,就连国史馆的记载,都不是很完备。沈括是从张皓被封的那个儿子那里,才了解到事实真相。他还详加考证,才把它记载了下来,填补了史书的空白,告诉了世人事实的本来:那就是,一个小人物、而不是那些大人物在改变和推动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