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虎、朱鹮、丹顶鹤已在安徽绝迹,大灵猫、金猫、海南虎斑、白尾海、鹧鸪、毛脚鱼、褐林、斑嘴鹈……现在可能已绝迹。”昨日,记者手中一份由省环保厅提供的资料令人不安。近几十年来,因过度渔猎、生境破坏、环境污染等因素,造成我省很多生物绝迹,或造成数量锐减,濒临灭绝。 300多种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
我省新近开展的动植物调查显示,我省野生动植物的分布范围和数量都呈逐渐下降和减少趋势。而不久前结束的安徽省生态环境调查更是传出令人震惊的数字:有三大水系环绕、自然资源富饶的安徽省,目前有300多种野生动植物处在灭绝的边缘 ,其中210种动物即将销声匿迹。野生扬子鳄仅150条,原麝也不过百头。
为此,我省对数量锐减趋于绝迹的动植物,则开出了长长的“清单”:白鳍豚、江豚、狼、红狐、长序榆、黑熊、水獭、豹、云豹、梅花鹿、青羊、大鲵、沼蛙、棘胸蛙、虎纹蛙、眼斑水龟、黄喉拟水龟、大头乌龟、黄缘盒龟、金头闭壳龟、中华秋沙鸭、秃鼻乌鸦、大乌鸦、小嘴乌鸦、白头鸦、喜鹊、东方田鼠、东北田鼠、中华竹鼠……
曾经遍布的喜鹊数量锐减
我省共有兽类98种,鸟类362种,昆虫6000种。被子植物3320种,裸子植物72种。现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6种,国家二级保护25种,省级保护3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1种,国家二级保护70种,省一级保护33种,省二级保护74种。林地面积443.18万公顷,占省国土面积32.08%,森林面积380.42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85.84%,森林覆盖率27.53%,全省木本植物有112科314属1320种。
尽管我省是动植物资源大省,但近几十年来,因过度渔猎、生境破坏、环境污染等因素加剧着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减少甚至灭绝的危机,“悲剧”也在不停地上演……
据介绍,在这300多“目录”中,数量锐减最快、现状最为严重的就是安徽原有分布、现已濒临灭绝的长序榆、沼蛙、虎纹蛙、黄喉拟水龟、眼斑水龟、黄缘闭盒龟、金头闭壳龟、野生扬子鳄、喜鹊、东方田鼠、江豚等10多种动植物。
全省已建立270个自然保护小区
在疯狂猎杀野生动物、滥砍滥伐树林、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等种种劣迹面前,为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截至目前,我省已建市级以上自然保护区38处。初步建立分布于江淮两岸、大别山区、皖南山区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有效保护全省70%~80%的野生生物物种,以及许多极为重要的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森林生态和湿地生态系统,全省48.1%的天然湿地得到较有效的保护。
此外,全省已建立270个自然保护小区,面积5.9万公顷。至此,我省已初步建立起分布于江淮两岸、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布局较为合理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有效地保护了我省70%~80%的野生生物物种,以及许多极为重要的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森林生态和湿地生态系统。为了抢救与繁殖安徽珍稀野生物种,先后建立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与繁育基地,为人工抢救、繁殖、保存野生动物和恢复野外种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做出了积极贡献。包括野生动物繁殖、救护中心、饲养场和动物园等。
据悉,未来,我省自然保护区还将继续扩容增量。到2015年,各类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要达到78.52万公顷,占省国土面积5.6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