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两位年轻记者的生命故事,最好的也许不是文字,而是他们背扛器材奔波在戈壁高原上的影像。他们的生命将永远定格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征途上,并在他们对新闻事业崇高追求而留下的画面中永生。 ——题记
他们肩负使命,向着新闻出发,以火热的青春记录生动的画面。
他们采访路上,如山巍然倒下,让亘古的高原铭记不朽的英名。
陈巍,男,1981年生,安徽日报摄影记者。
周全报,男,1979年生,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摄像记者。
他们在路上,话都不多,一切都让画面说了。定格或流动的画面上,记录着安徽援疆的大事小情,讲述着普通百姓的生活冷暖,流露着丰富的内心世界,表达着执著的新闻情怀。
生命定格在路上
他们跨过千山万水,穿越茫茫荒漠,一路追寻着新闻。5月10日,他们参加我省主流媒体赴疆新闻采访团,前往新疆和田地区及皮山县,执行我省援疆建设采访任务。
16日下午4点多钟,经过10个多小时,400多公里跋涉,采访团一行抵达平均海拨4500米的小镇赛图拉。 长途行车把他们骨头都快颠散架了,高原缺氧又让他们大口大口喘气。可是,他们下车的第一件事,不是休息,而是工作。他们乘着自然光线,争分夺秒拍摄画面。
为了取得最好的拍摄效果,周全报扛着沉重的摄像机,手脚并用爬上了车顶,俯拍一幢幢整齐的牧民安居房。陈巍端着照相机,在建设工地上搜索画面,等工地跑完了,又到牧民家里,与他们拉起了家常。
当晚,采访团一行就在牧民家中住宿。对他们来说,这就是工作,以苦为乐早已习惯。
在陈巍的微博上,自5月11日起共发了9条微博。他在15日的微博中笑言“三天没洗澡了”。最后一条微博,发于17日7时59分。他每天都惦记着家里怀孕4个月的妻子。
17日早晨,浑身疲惫的周全报对同事说,他高原反应有些严重,头疼得很厉害。记者奚源劝他:“你今天就不要干活了,好好休息吧。”他没有答应,吃力地扛上摄像机,跟着采访团出发了。
“我们最高海拔到了5380米,在那个高度,周全报的身体已经很难受了,只有不停地吸氧……”奚源随手拍下周全报的最后一张照片,就是刚干完活的他正在大口吸氧。
17日中午,周全报和妻子通了最后一次电话,他说:“头很疼,就不多说了。”此前,他收到妻子发来的手机视频,刚出生6个月的宝宝笑得很甜。
下午4点58分,时间定格,高原阳光依然灿烂,喀喇昆仑山静默无言。一场交通事故夺去两个年轻的生命。
生命不息,拍摄不止。事故发生前,陈巍一直在拍照,最后一刻,他按下了快门。那一瞬间,画面全是黑的。
“一开始周全报还有意识,在车上,我断断续续地听清了他说的话,第一句话是:‘其他人怎么样?’第二句是:‘摄像机在哪里?’”奚源泪流满面。
这是一次用生命完成的采访,竟以如此悲壮的结局画上了句号。
从5月10日至17日,在新疆采访期间,他们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累计行程3000余公里,深入援建一线,记录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新闻现场,发回一篇篇生动鲜活的新闻报道,受到我省有关方面和当地各族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冲锋在新闻一线
他们短暂而无愧的人生,是为新闻而来。他们揣着新闻理想,奔走在路上,以生命践行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精神。从淮北江南到戈壁大漠,鲜活的新闻永远在一线,他们的镜头始终聚焦第一现场。
“5月14日一大早,记者跟随我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专家组成的找水队,前往新疆皮山县的巴西拉克地区(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找水。”陈巍的同事鲍亮亮在新闻中写道。随着渐渐深入大漠,找水队乘坐的皮卡车不时陷入沙中。最后,路况越来越差,皮卡车无法前进,记者和找水队员只好徒步进发。陈巍顶着沙漠正午毒辣的阳光,全程跟随拍摄。为了抓住一个镜头,他趴在滚烫的沙丘上,耐心等待着拍摄时机。中午,他在沙漠中跟找水队一起吃午饭,一口炒饭一口凉水,与队员们谈笑风生。几个小时下来,他的皮肤已被烤得通红,但脸上始终洋溢着开心的微笑。
“摄像机就是我们手中的枪,和当兵的战士一样,再苦再累,都不能轻易地丢下”,这是周全报生前说的话。这次援疆采访出发前,同事们建议他丢掉笨重的大摄像机,带上轻便的小型摄像机。他婉拒了同事的好意,不仅扛着十来公斤的大摄像机,还拎上五、六公斤的专业三角架。“这样拍下来,画面才有保证。”在新疆采访期间,他一直坚持使用三脚架拍摄。不到一米七的他,拖着沉重的摄像器材,艰难地行走在沙漠中。每次拍摄完毕,他都默默收好设备,准备下一次出发。
优秀的记者都有同样的品质。“如果你拍的照片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句摄影名言是陈巍、周全报共同的座右铭。
“陈巍经常说摄影记者就像在战斗,我们要离战场近一点再近一点,为了拍摄更好的画面,爬上塔吊、下到矿井、跳到水中、伏在田野……他是我心中的榜样,他做到的很多事,我们可能一辈子都做不到,”同事杨竹沉痛回忆,2006年,陈巍策划了“空中看安徽”大型航拍报道,他不顾自身安危从空中拍摄的许多图片,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早在济南军区空军航空兵某部服役期间,陈巍就曾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2006年5月29日中午,陈巍等记者在宣城宣州区采访途中,看到一名中学生遭遇车祸,生命垂危。陈巍等记者立即停车救人,将重伤学生送往医院,使之脱离危险。
他们冲向第一线,不是孤胆英雄的义气,而是强烈的责任感使然。记者张笑峰与周全报合作多年,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03年在霍邱县夜查假冒农资的采访经历。午夜时分,造假窝点大门紧闭,里面传来阵阵犬吠,查处和采访都陷入僵局。这时候,周全报不顾自身安危,和几名执法人员一起,背着机器翻过高墙,潜入大院,在恶犬环伺、不法分子虎视眈眈下,他第一时间拍下大量造假现场的音像资料。
现场是抵达真相最近的地方,也是抵达心灵最近的地方。他们像勇猛的战士,向着新闻一线冲锋,在捕捉新闻中实现了人生价值,充分彰显了安徽新闻工作者的精神风貌。
当新闻成为信仰
新闻是一项崇高事业,当他们将生命融入这项事业,新闻就成为一种信仰。这种信仰不是空洞的理想,必须付诸艰苦的努力。他们把对新闻事业的坚定信念融入新闻工作的点点滴滴。
新闻在风口浪尖上,他们在风口浪尖上。2007年7月,我省淮河流域发生大洪水。陈巍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从王家坝闸到蒙洼蓄洪区,处处留下了他跃动的身影。半个多月里,他经常忘记吃饭,就饿着肚子在大堤上来回奔跑。有时又饿又累,实在无法支撑,他就和抗洪官兵一样,在泥水中和衣而卧。可是,一听到紧急集合的哨声,他又一骨碌爬起来,抓起相机义无反顾地冲过去……2008年2月1日,一场暴风雪造成合安高速庐江段路面积雪结冰,大约30公里的路上,上千台车辆被阻,数千人被困。陈巍得到消息,立即向报社请缨,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现场。由于道路不通,他在冰雪路上整整走了30多公里。那天,他一直采访到深夜,虽然外面寒风刺骨,但内衣却湿透了。等到拍摄完毕,他又摸黑赶到庐江县委宣传部,找电脑向报社发稿。
8年多来,陈巍始终牢记职责,不畏艰辛,一心扑在新闻摄影上,坚持把镜头对准基层一线和普通群众,在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他的摄影作品曾获得首届亚洲新闻摄影奖三等奖,多次荣获安徽新闻奖,许多新闻图片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转发。为此,他被新华社聘为签约摄影师。
“让手中的摄像机带着思想去拍摄”,周全报对新闻事业执著追求,精益求精。为了做到业务精湛,本来中专毕业的他一直刻苦自学,先后参加安徽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远程教育,完成了新闻学专科、本科学业。在11年记者生涯中,他拍摄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新闻奖。
同事们说,性格温和的他对工作有股子“拧”劲。2011年9月17日是第11个全民国防教育日。周全报和记者代朋飞赶到马鞍山拍摄一个应急救援演练画面。按照节目总体要求,马鞍山只是全省的一个点,在播出成片中只占很小的分量,但周全报依然十分投入地拍摄。警笛还没拉响,他就爬上炼油厂办公楼的楼顶,俯拍演练现场的全景。几分钟后,消防车陆续赶到,他又冲下楼,来到第一线。高压水枪把衣服打湿了,他全然不顾,中景、特写、全景,推、拉、摇、移、跟,一丝不苟地拍了一个多小时。代朋飞不解地问:“周老师,要不了那么多画面,你这么拼命干嘛?”周全报一句话没说,只是露出了招牌式的微笑。
也许在有的人看来,他们付出与得到的完全不成比例,但正是这种“傻气”,体现了新闻工作者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对于新闻作品,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是用笔和镜头完成的,他们却是用生命来完成的。
他们用生命阐释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真谛和价值。这样的生命必将在对新闻事业的崇高追求中走向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