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天津的哥马志刚来到盲校门口,一位女老师扶着一个盲人小伙上车,开了5公里多,应收12.4元。小伙准备掏钱,马志刚捂住他的包:不收钱。小伙坚持要给,马急了:我不伟大啊,我挣钱比你容易。而下一位乘客又坚持多付费给他:我也不伟大,挣钱比您也容易点。(4月19日《中国青年报》)
传统观念认为,做慈善需要金钱和资本,似乎是慈善家的专利,与普通人并无多大关联。近年来,全国各地上演的“1元关爱”、“草根基金”等现象,被人们称作“微慈善”,虽然微小,却常常带给人们感动。比如山西临汾28岁的送水工茹向辉,多年来始终坚持做着“两毛钱慈善”,每送一桶水向慈善机构捐献两毛钱,金额之小让人惊讶,他却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慈善人人可做,只要心中有爱,就能够让爱心传递下去,温暖我们的整个社会。
“微慈善”之所以微小,就在于做慈善并不需要一掷千金,也不需要轰轰烈烈的惊人之举,微小就在于平凡,在于长年累月的坚持。慈善不论大小,只要真诚就值得尊敬,“微慈善”虽然算不上伟大,但只要发自内心地帮助他人,就能收获助人为乐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