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在少儿艺校,有这样一位尽职尽责的好老师,她那亲切祥和的微笑,热情诚恳的话语,勇挑重担的精神,面对困难的韧性赢得了同事和孩子们的尊敬与喜爱,她就是我们心中的常青树——陈静媛老师。
自从教以来,陈老师就爱校如家,早上七点多就到校,和孩子们一起早读;下午辅导学困生,六点多才离校,几十年如一日。而她的家住在西七里塘,每天要穿合肥城而过,她中午从不回家,可谓披星戴月;在她母亲住院期间,兄弟姐妹排班服侍,她却将自己的看护时间排在夜里,宁可自己少休息,也不耽误学生一节课;有时要送早餐到医院,为了不迟到,她早上四点多就起来熬粥烧汤,送到医院,然后上班。别人问她累不累?她总是笑笑说:“还行”。记得有一次,她咳嗽发热,咽喉发炎,全身乏力,而她却坚持照常上班,直到坚持不住才住院,家人责备她太拼命,朋友埋怨她太投入,医生批评她太大意,她都只是报以微笑。病情稍好转,她又主动要求上班。回到讲台,看到孩子们一张张甜美的笑脸,她显得那么精神和乐观。她自己知道,她最大的快乐就是和学生在一起。
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的!陈静媛老师关心班里每个孩子的生活和成长。有一次,班上有一个叫小雨的孩子让同学代自己向陈老师请假,说生病了不能来上课,由于放心不下,陈老师在同学的指引下来到了小雨的家,孩子见了陈老师怯怯地说“我笨,啥都不会,不想上课。”听后陈老师为之震惊:“一个十岁的孩子就认为自己笨!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办?”一种强烈的责任感驱使着陈老师一定要帮助他,让他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此这个孩子成了陈老师一名特殊的关注对象,上课观察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找其谈心、登门家访,这些润物细无声的爱像一股股暖流,流进了孩子的心田,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孩子有了实质性的变化,脸上有笑容了,课堂中善于表达了,见到师长主动打招呼,课下和同学们玩得很开心。成绩从原来的五六十分上升到九十分左右,看到他变得自信了,陈老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粉笔的灰尘将陈老师乌黑的发丝染成了银丝,不论身边的人如何赞扬陈老师的爱岗敬业,陈老师总是平淡地说“这都是应该的,孩子的进步是对我最大的回报。”一句朴实的话语,却深深地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老师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的体现,这种无私、伟大的爱给了我们温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