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清明时,“殡葬暴利”、“殡葬垄断”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成本百十元的寿衣卖几千元”、“不到一平方米的墓穴要价比商品房还贵”……类似的报道每年此时都会出现。(4月1日《中国青年报》)
自古有“死者为大,入土为安”的说法,殡葬改革之后要求火化,此乃大势所趋,但殡葬改革也产生了“副作用”——“死不起”,这不仅令弱势群体无比忧虑和纠结,也令政府管理部门饱受诟病。
“死不起”的原因大概有七:一,平价的太寒碜,无法面对死者和良心,但稍加几项服务,又受不了;二,殡葬服务高消费有市场需求,豪华殡葬应运而生;三,豪华殡葬利润空间极大,行业对豪华殡葬趋之若鹜,对廉价的殡葬消费服务态度消极,甚至不提供廉价的殡葬服务,变相逼迫高消费;四,有的人钱多人傻,听风水先生和殡葬业的忽悠,炒墓地、大搞豪华殡葬,吹奢侈风;五,有的人不量力而行,跟风攀比殡葬;六,殡葬业“一家垄断、缺乏竞争”,强制消费,或者趁亲人悲痛、头脑不清醒之际,诱骗消费;七,民政部门既审批又监管,“两位一体”,“老子”管“儿子”,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殡葬业的现状,就像打翻了一地鸡毛一样,原因在于,殡葬既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化模式,政府又没有替弱势群体购买“基本”的殡葬服务,且对殡葬乱象又缺乏有力、有效的监管,殡葬业就像一个“阴阳人”,变成了怪胎。殡葬业不解决体制、监管和模式问题,没有最乱,只有更乱,“死不起”将永远是弱势群体也是社会的一个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