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是可遇也可求的”
最是书香能致远 经典润泽裕兴人
名校之名 名在“三大因素”
下一篇4 2012年3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安庆一中校长沈波接受本报专访谈“高考经”,称——
“状元是可遇也可求的”

唐秀 星级记者 桑红青
 

随着我省高考“考试说明”的公布,2012年高考又开始了倒计时,更多的人在关注高考成绩的同时,也在理性思考什么样的教学和学校管理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即日起,本报将联手安徽教育出版社开辟“校长访谈”专栏,带着这样的探究性问题走访了多所以突出的高考成绩备受关注的状元名校。日前,安庆一中校长沈波接受了记者采访,详细解答了该校高考高录取率下的“英才培育”之路。

“状元是可遇也可求的”

记者:2011年,贵校高考具体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沈波:安庆一中再夺理科状元,且一本达线率全省第一,其中应届文史类600分以上17人,占全省600分以上人数的3.4%。应届理工类650分以上13人,占全省650分以上人数的2.6%。

记者:怎样看待状元出现的偶然与必然?

沈波:大家都说状元可遇不可求,但这种说法至少态度上有推诿的嫌疑。我们认为:状元是可遇也可求的。只要有严谨的教风,扎实的教学,有序的复习,科学的备考,尖子生自会不期而遇的。没求到也不必怨天尤人,只是不能听之任之,靠天收,撞大运。

记者:怎样认为高考与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关系?

沈波:尽管对高考有众多的质疑,但就目前而言,高考仍是最具公平性的人才选拔形式。但把高考作为唯一的目标,进而忽视了学生专业兴趣、思想倾向与实践能力的发现与培养,或是把高考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割裂甚至对立起来,是不可取的。因此高考是学校的基点,但不是生长点;我们要立足高考,重视高考,但又要超越高考。培育英才,追求卓越,应该成为我们办学的至高目标。

记者:学校在新课程改革方面有哪些目标与举措?

沈波:传统名校的教育教学有其恒定性,但也容易陷入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的老路。新课程改革为传统学校改革课堂教学提供了契机。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建设,建设丰富多样、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是当前学校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学校充分利用文理实验班平台,开展相关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鼓励教师发挥自身特长,编写选修教材,目前正有计划地在日常教学中推出各类选修课程等等。此外,学校还积极构建常规课和复习课的有效教学模式,探索活动课教学方式,重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学校的发展必须尊重教师的实践创造性”

记者:学校管理模式是什么?有什么成功经验?

沈波:就当前而言,学校较为成功的经验是高三的目标管理。在认真分析生源和高考形势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高考目标,并要求高三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向全体,本着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精神开展教学。学校通过“培优保苗”提高优秀率,通过补缺补差确保本科达线率,加强“临界”学生的转化工作,努力使更多的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突破,从而实现文理均衡、学科均衡和人人发展的均衡发展目标。

记者:一个学校发展,内动力是什么,关键因素是什么?

沈波:一个学校的发展,可能有外在的政策形势的左右、时代潮流的裹挟。但学校的发展,自有它内在的动力,某种程度上表现为这个学校历史的惯性,但起决定作用的是教育的使命:传承文化,培育人才。所以,学校发展的内动力植根于教育本身的吁求。但这种吁求往往被因循守旧的僵化教育体制和传统教学模式所压抑,造成学校发展的内动力不足,或者窄化为对高考升学率的追求。

而让学校办学回归到教育自身上来,领头羊是校长,关键因素是教师。教师是教育教学行为的具体实施者,学校的发展就必须尊重教师的实践创造性,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愿望,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境界。学校的发展,必须与教师的发展统一起来,让学校和教师一同成长,共同提高。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