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有病 ,茅台“吃药”?
“武钢养猪”反衬出转型期困惑与纠结
非常道
指定“祭天酒”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3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武钢养猪”反衬出转型期困惑与纠结

吴睿鸫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邓崎琳透露,今年武钢准备建万头养猪场,而且年内就出栏。在钢铁企业普遍微利的背景下,武钢今年对钢铁产业可以说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却在非钢产业上重金砸下390个亿谋求发展。武钢“养猪”,究竟是“不务正业”,还是另辟蹊径谋求转型?(3月7日《人民网》)

据说,武钢要养猪的想法由来已久,养猪的部门是后勤部门,而现在要把养猪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战略高度。至于为何把养猪当成投资方向,就在于看养猪比炼钢更赚钱。有人在做了市场调查后得出结论,钢材与猪肉形成了价差,养猪比产钢更划算。因为目前钢材平均每公斤4.7元,而最便宜的猪肉每公斤已近26元。

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讲,养猪的风险一点也不亚于股市。养猪业是完全竞争性行业,比如,多数选择抓住2007年国家优惠政策的人或企业,在2008年建场,2009年和2010年开始生产。然而,从2009年起,猪价由于供大于求,一路走低,2007年养一只猪挣800元,2009年亏300元。 从2011年四五月开始,猪价才重新开始回升并进入盈利。倘若这些巨型企业,都把巨额资本投向养猪业,过不了多长时间,养猪又会出现大面积的亏损,这种市场规律任何人无法改变。

记得上世纪90年代后期,占据市场多半份额的春兰空调风光无限,于是迫不及待地将触角伸进其他多个领域,摩托车、洗衣机、冰箱、汽车底盘和压缩机等项目纷纷上马,试图打造一个日不落的“春兰帝国”。如今,中国空调业的主流阵营哪里还有春兰的影子? 武钢会不会步入春兰后尘,仍然是个未知数。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