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有病 ,茅台“吃药”?
“武钢养猪”反衬出转型期困惑与纠结
非常道
指定“祭天酒”
下一篇4 2012年3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三公”有病 ,茅台“吃药”?

范子军
 

3000亿元、1200瓶,这两个数字让全国政协委员林嘉騋坐不住了。前一个数字是九三学社在提案中列举的目前全国一年公款吃喝的开销,后一个数字是媒体报道的贵阳市某区政府一年喝掉的茅台酒。为此,他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交了《关于禁止使用公款消费茅台酒的提案》。(3月7日中国青年报)

“三公消费”是两会绕不开的话题,而茅台的国酒身份和现今的特殊身价,特别是时常在公款吃喝“出没”的尊贵身影,注定会成为大家聚焦的目标,因此,出现公款消费禁止喝茅台酒的提案,也就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不过,不满三公消费的大手大脚、铺张浪费,试图拿茅台酒当冤大头,通过立法禁喝的方法让茅台酒销声匿迹,显然打错了板子。如果执行得力,或许能够让公款吃喝告别茅台,却未必能够遏制公款吃喝日渐奢华的程度和居高不下的耗费额度。

正如贵州省副省长慕德贵所言,“三公消费高是体制原因,不能怪茅台”。禁茅台酒的主张是颠倒了因果关系,从本质上讲,不是茅台贵导致公款吃喝花费过大,而是不受遏制的公款吃喝,这个庞大的市场需求,不断抬高茅台酒的价格。酒企不过是沾了三公的光,充其量不过是浑水摸鱼借机大赚了一把而已。

“三公”有病,茅台“吃药”,不但是治标之策,而且显得荒诞,对品牌、企业来说也不公平。事实上,即使禁了茅台酒,有每年公款吃喝3000亿甚至可能更多、还会继续增长的庞大市场需求,“培育”一个替代品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此前有报道说,某地酒企不是生产出了价格不菲的“领导专供酒”吗?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表示,政府机构作风改一改,一年省个几千亿不成问题。可见,下决心从制度层面治理三公消费,大幅削减、压缩公款吃喝规模,让公款吃喝喝不起茅台酒才是关键所在。何况“三公”奢侈消费品里,不只有茅台酒,还有数千甚至上万元一条的天价烟、还有超标奢华公车、还有价格高得惊人的高档办公用品,等等。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